-
育兒百寶箱:起床心理學讓孩子起床很美好
你知道嗎? 起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們的大腦需要完成一系列複雜的轉換: 環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系統啟動→四肢蘇醒。我們簡稱這個過程叫“切換啟動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當潛意識接收到“醒來”的指令後,它會先檢查
2015-03-27 13 -
寶寶的行為真的在“胡鬧”嗎?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場景:寶寶每次玩完玩具,滿地狼藉,等大人好不容易把玩具收拾好,寶寶又把玩具攤了出來……這場景常令年輕媽媽抓狂。然而,很多貌似簡單的寶寶“胡鬧”現象,其實根源在家長身上。 寶寶大哭VS媽媽的外衣 一位母親抱著1歲左右的寶寶
2015-03-27 13 -
當心孩子的“怕”成為心理疾患
一份調查資料表明:正常兒童中,90%以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歲兒童至少有一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則有7種以上的害怕。怕,已經成了現代孩子的一種心理疾患。 孩子的“怕”有三種類型: 自然恐懼 如怕打雷、怕鞭炮聲
2015-03-27 11 -
嬰兒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
研究證明胎兒就具有有限的心理活動,但是只有在胎兒出生成為嬰兒,心理活動才得到大大的發展,因為實踐是心理發展的源泉。 嬰兒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1階段:感覺和知覺 感覺和知覺是心理發展的初級階段,也是心理發展的基礎。 新生嬰兒(3~4個月以
-
替你解開寶寶“心仇大恨”
小寶寶也會“記仇”,小寶寶受到別人斥責的時候,特別是受到比較親近的人斥責的時候,會比較敏感,情緒低落,或表現出哭鬧和行為反抗。但這談不上是記仇,應該說是嬰幼兒情緒發展尚未成熟的一種正常現象。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而淡忘。寶寶一旦知道
2015-03-27 13 -
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
正確引導、協助改善 其實孩子的情緒學習常會受親子間相處模式影響,而大人卻很少用心和利用機會去陪孩子處理這些情緒,並從中來學習成長,因此,以下一些類型的父母需要特別注意: 1. 忽略型的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是以芝麻綠豆、過一會就好的的方式來處
-
父母需知的寶寶“怕”的事
有些現象如果不注意是有機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及安全喔!讓我們來瞭解一下寶寶到底怕什麼? 一怕:腦袋怕搖晃 嬰兒的腦袋無論長度、重量在全身所占的比例都較大,加上頸部柔軟,控制力較弱,大人的搖晃動作易使其稚嫩的腦組織因慣性作用在顱腔內不斷地晃蕩與
-
餵奶方式將影響寶寶心理素質
媽媽的餵奶回應方式多種多樣,你是屬於哪一種呢? 立即滿足型 盼望多年,張女士終於有了女兒。婆婆、保姆,一家人對月月關懷備至、細心照顧,張女士則每時每刻都守候在女兒月月身邊,月月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表達什麼願望,她都知道,如果月月餓了,她馬
-
詳析0-3歲的寶寶的心理
清晨醒來睜開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臉 寶寶需求每天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早上醒來後不必馬上被大人催著趕著要他起床;讓他睜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歡的親人的笑臉相迎:“寶寶早,寶寶睡好了嗎?太陽公公請寶寶起來啦!”幾分鐘後,等寶寶完全蘇醒,心情愉快了
-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很多幼教工作者發現,很多孩子十分在意輸贏或得失,玩遊戲都不能輸,輸了就耍賴、不願玩,這是怎麼回事,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呢? 四歲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遊戲,石頭、剪子、布。只要佩佩贏,就會繼續玩下去。但要是她輸
2016-08-04 87 -
孩子應該宣洩不良情緒
養生之道網導讀:孩子應該宣洩不良情緒。諸如憤怒、哀傷、失望、害怕等。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須讓孩子適度宣洩。宣洩就是舒散讓孩子淋漓盡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所以孩子應該宣洩不良情緒。 為什麼孩子要宣洩 兒童與成人一樣常有情緒變化,諸如憤怒、哀傷
-
為什麼孩子不合群
養生之道網導讀:為什麼孩子不合群?有些孩子在家很活潑,處於社交情境時就出現不敢與人說話和交往、膽怯退縮、不合群的情況。為什麼孩子不合群?家長老師又該如何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呢? 上小學生三年級的玲玲在班上從不主動和同學說話,也不和他們一起玩
-
如何對待孩子心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如何對待孩子心病,是每個家長都頭痛的事情。有的表現為神情淡漠,行為遲鈍。有的則表現為恐懼膽怯,整日沉默寡言。接下來小編就分享如何對待孩子心病。 研究結果 科學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糖分和動物性食物中的磷、硫、氯等在人體內易於
-
如何給孩子做心理疏導
養生之道網導讀:如何給孩子做心理疏導,很多家長都是很迷茫,家長認為是學生自己心態沒有調整好。殊不知人是生活在環境中的,出現心理問題或是困惑。所以家長如何給孩子做心理疏導是重要的。 目前現狀 多數家庭都將學生在高考前出現的問題歸為是學生的問
-
不妨讓孩子多碰點釘子
養生之道網導讀:現在家長非常的寵愛孩子,捨不得孩子受到任何的傷害。其實只有經過磨練才會堅強。所以不妨讓孩子多碰點釘子。對孩子最好幫助就是碰壁,所以家長不妨讓孩子多碰點釘子。 案例分享 我在一個外企工作,經常會參與一些社會調查的工作。這次正
-
孩子為什麼會倔強
養生之道網導讀:孩子為什麼會倔強?特別是家中有上中學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衝突就更常見了。孩子要管,可管教之餘,有沒有辦法再走進他內心一步,下面小編就分享孩子為什麼會倔強。 親子關係提點:別怕分享 青春期的孩子,主動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問題是比
2016-08-04 10 -
孩子家裡蹲父母要當心
養生之道網導讀:孩子家裡蹲父母要當心,我們的童年是在與小夥伴們一起鬥蟋蟀、抓蟈蟈、跳房子、追逐嬉戲、爬樹摘棗、下河撈蝦中度過的。現在科技發達很多孩子不願意出去了,所以孩子家裡蹲父母要當心。 不挪窩的“網路少俠” 家裡剛買電腦時,兒子纏著要
2016-08-04 18 -
三歲前入託不利於寶寶心理發育
養生之道網導讀:有關專家認為:三歲前入託不利於寶寶心理發育,易發展出攻擊性性格、反社會行為,原因是什麼呢,孩子幾歲入託好呢,下面就來看看為什麼三歲前入託不利於寶寶心理發育。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不惜一切代價培養孩子成長,吃、
-
怎樣改變孩子的窩裡橫
養生之道網導讀:家有寶寶是個窩裡橫,在家很蠻橫,出門卻很膽怯,讓很多父母感到束手無策,那麼怎樣改變孩子的窩裡橫呢?寶寶窩裡橫是怎麼回事?這篇文章就來講講怎樣改變孩子的窩裡橫。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告訴我們,當給寶寶越多的時候,寶寶的索
2016-08-04 24 -
現在大多數中學生有叛逆心理
養生之道網導讀:現在大多數中學生有叛逆心理,約有90%以上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很多家長都感到著急又傷心,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為什麼現在大多數中學生有叛逆心理以及孩子逆反心理怎麼辦。 張女士的兒子小新自從升入初二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2016-08-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