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寶寶的行為真的在“胡鬧”嗎?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場景:寶寶每次玩完玩具, 滿地狼藉, 等大人好不容易把玩具收拾好, 寶寶又把玩具攤了出來……這場景常令年輕媽媽抓狂。 然而, 很多貌似簡單的寶寶“胡鬧”現象, 其實根源在家長身上。

寶寶大哭VS媽媽的外衣

一位母親抱著1歲左右的寶寶。 由於天氣炎熱, 母親將自己的外衣脫掉, 順手措在手臂上, 再去抱寶寶, 可寶寶卻開始大哭起來, 而且哭聲越來越大。 這位母親試了很多方法都無法使寶寶安靜下來, 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讓這位母親試著將外衣重新穿上, 而不是搭在手臂上,

寶寶的哭聲奇跡般地止住了。 原來, 由於外部的一些因素, 即兒童教育學家所說的“秩序感”發生了改變, 才引發了寶寶的不適, 導致啼哭。 這些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能經常看到。

寶寶的秩序感是先天而來的。 目前相關的生物學, 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研究都表明:胎兒對秩序感就有了生物感應;3個月大的嬰兒喜歡與體現對稱, 比例均衡的人臉交流, 從而獲得秩序感, 滿足心理需求;3歲前的寶寶有著強烈的安全需要, 當被置於雜亂無章, 陌生的環境中, 寶寶會哭鬧;秩序感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 在心理體驗上會深化為安全感, 歸屬感。 美國社會心理學研究顯示:3歲—4歲的寶寶如果有著良好的生活秩序習慣, 當他們6歲之後, 在人際交往中會表現出自如與和諧。

和寶寶一起挑沙發墊

寶寶的觀察力是相當敏銳的, 他們能不斷與環境進行互動, 清晰地記得物品擺放的位置。 一貫性是事物的固定順序, 寶寶對此很敏感。 家長稍加變動, 打破了寶寶內心的順序感, 寶寶會發脾氣, 哭鬧。 所以家長不妨在做變動時(例如搬東西或調整物品), 可讓寶寶一起參與變動的過程, 這樣, 環境雖然改變了, 卻仍然是一種秩序, 並不會傷害寶寶的內在秩序感。

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要鼓勵寶寶參與家居佈置、挑選裝飾物等, 這都是激發寶寶主動發展秩序感的途徑。 同時, 媽媽爸爸在把握“秩序感”上要區分“秩序的美感”與“刻板的規則”, 例如, 寶寶將方形韻沙發靠墊整齊擺放在沙發上,

媽媽爸爸一方面贊許寶寶的行動, 另一方面再和寶寶一起試一試方形與圓形的靠墊都放在沙發上是否美觀。 在寶寶秩序感的發展過程中, 鼓勵寶寶的創造力與養成寶寶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樣重要。

小書吧培養“乖寶貝”

在寶寶秩序敏感期中, 寶寶最喜歡在“有序的位置”找到物品。 所以, 你不妨在家裡建立一個“小書吧”, 在小書吧裡放上寶寶的小沙發, 小靠墊和他喜歡的毛絨玩具。 別忘了放一個和寶寶一樣高低的小書架, 讓寶寶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書。 最重要的是, 在書架上分別貼t爸爸、媽媽, 寶寶的照片, 寶寶在模仿中很容易分辯哪些是爸爸的書, 哪些是媽媽的書, 哪些是寶寶的書。 慢慢地, 寶寶就能學會分辯大小及分類整理。

家長也可以利用秩序感, 建立規律有序的學習氣氛。 每天晚上, 家長定時和寶寶一起“看書”, 教寶寶按順序一行行地“閱讀”, 一頁頁地翻書, 還可以給寶寶反復朗讀兒歌, 童話, 讓寶寶體會其中的節奏、韻律等, 這些都有助於培養寶寶看書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秩序感。

待寶寶稍長大些, 家長可以讓寶寶自由翻閱超市食品的宣傳海報, 共同商量需要購買的食品, 然後寶寶可以將要購買的小食品, 小零食圖片用剪刀剪下, 粘貼在自製的購物本中, 並在購買時整齊地將要買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小推車上, 寶寶年齡小, 常以自我為中心, 有時不按大人的意思去辦事。

家長不要訓斥寶寶, 更不要幫助寶寶做, 這樣會剝奪寶寶獲得成功的機會,

我們可以通過遊戲來幫助寶寶分清什麼是先, 什麼是後, 讓寶寶自己尋找一種自我順序感。

比如把為寶寶穿衣、脫衣的全過程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 貼在醒目的地方:還可以將穿衣脫衣的順序編成琅琅上口的兒歌, 錄到複讀機中, 等到寶寶做角色遊戲時, 可邊聽複讀機的兒歌, 邊根據照片的步驟, 一步一步幫助小娃娃穿衣, 脫衣。 如此, 家長不僅在遊戲中教會了寶寶穿衣, 脫衣的方法, 培養了寶寶做事的條理性, 而且還讓寶寶在自由的環境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培養寶寶的秩序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需要家長不斷創設有序的環境, 讓寶寶不斷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固定的整體的圖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