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單純性青光眼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痰火鬱結,邪熱內侵。 【治法】清痰瀉火,祛邪逐瘀。 【方名】清痰利水湯。 【組成】黑元參24克,半夏12克,吳茱萸6克,廣陳皮6克,膽星10克,澤瀉10克,防己10克,石葦10克,黃連6克,柴胡10克,川
2017-03-08 18 -
急性中耳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風熱邪毒上壅耳竅。 【治法】行血疏氣,清泄熱毒。 【方名】加減普濟消毒飲。 【組成】連翹9克,黃芩9克,板藍根12克,炒天蟲4.5克,銀花12克,桃仁6克,玄參9克,川連3克,大力子9克,陳皮4.5克,
2017-03-08 193 -
慢性鼻竇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風寒伏鬱化熱,肺熱不宣,重蒸清竅。 【治法】發表散風,清熱解毒,宣肺通竅。 【方名】鼻炎丸。 【組成】柴胡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蔓荊子10克,防風10克,芥穗10克,黃芩10克,桔梗10克,川
2017-03-08 43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風火濕熱或污水灌耳而誘發。 【治法】清熱解毒消炎。 【組成】苦參15克,冰片6克,香油(食油亦可)30克。 【用法】將香油用鍋勺盛之置火上,燒沸,即將苦參放入待其焦黃即撈出,再將冰片放入攪勻,待涼備用。每
2017-03-08 10 -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熱毒壅盛,上犯耳竅。 【治法】祛膿消炎,通絡開竅。 【方名】冰麝散Ⅱ號。 【組成】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礬9克,龍骨15克。 【用法】共研極細末,裝瓷瓶內密封備用。用時先取雙氧水洗淨患耳
2017-03-08 30 -
沙眼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濕熱壅盛。 【治法】散風清脾,祛濕。 【方名】除風清脾飲。 【組成】陳皮10克,連翹10克,防風8克,知母10克,玄明粉(沖服)12克,黃芩10克,玄參10克,黃連10克,荊芥6克,大黃10克,桔梗10克
2017-03-08 14 -
眼損傷後出血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體傷血瘀,風邪侵襲。 【治法】祛瘀行血,清熱散風。 【方名】除風益損東加減。 【組成】生地15克,赤芍9克,當歸9克,川芎9克,防風9克,前胡9克,菊花9克,生蒲黃5克,紅花9克,甘草6克。 【用法】水
2017-03-08 12 -
潰瘍性咽峽炎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肺胃素熱,上沖咽喉,經脈阻遏,氣血凝結,熱邪壅聚,熱盛蘊蒸而肉腐。 【治法】清熱解毒。 【方名】解毒湯。 【組成】升麻9克,生石膏15克,黃連9克,當歸12克,生地4克,丹皮9克,焦梔9克,蘆根9克,公
-
慢性扁桃體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虛火上炎。 【治法】滋陰降火,清咽解毒。 【方名】滋陰降火湯。 【組成】熟地12克,玄參12克,黃柏10克,射干10克,丹皮10克,青果10克,牛膝6克,山慈茹10克,地骨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
2017-03-08 10 -
視神經萎縮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肝腎陰虛,精血耗損。 【治法】滋補,活絡,明目。 【方名】複明地黃東加減方。 【組成】枸杞25克,菊花20克,地黃15克,當歸12克,赤芍9克,蘇木15克,青葙子12克,絲瓜絡15克,寸冬10克,珍珠母5
2017-03-08 15 -
急性咽炎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陰虛血熱。 【治法】清心降火,養陰潤燥。 【方名】養陰清燥湯。 【組成】玉生15克,山藥15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麥冬9克,女貞子15克,首烏15克,蓮子芯9克,梔子9克,黃芩9克。 【用法】水煎
2017-03-08 33 -
眼球挫傷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外物傷及,氣血瘀滯。 【治法】通經化瘀明目。 【方名】活血明目飲。 【組成】當歸9克,赤芍9克,紅花6克,菊花12克,草決明12克,五味子6克,龍膽草6克,公英12克,蟬蛻6克,木賊12克,蘇木10克。
2017-03-08 24 -
眼瞼痙攣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心肺兩虛,痰氣上沖。 【治法】補氣逐瘀,解痙化痰。 【方名】補氣鎮驚湯。 【組成】炙黃芪24克,柏子仁12克,川芎6克,遠志10克,菖蒲10克,茯神10克,當歸身10克,杭白芍10克,棗仁(炒)10克,半
2017-03-08 23 -
急性牙槽感染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腎衰精乏,胃熱蘊蒸。 【治法】滋腎陰清胃火。 【方名】育陰煎加味。 【組成】生地15克,玄參9克,寸冬9克,石膏45克,知母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30克,黃芩9克,白芷9克,懷牛膝9克,大黃9克
-
急性喉炎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山嵐瘴氣,居伏膜原,蘊集肺胃,火動痰生,上蒸咽喉。 【治法】疏風透達,清解瘴毒,豁痰開竅。 【方名】達原解毒湯。 【組成】鮮生地15克,京玄參12克,麥門冬10克,浙貝母10克,香白芷10克,花檳榔10克
2017-03-08 26 -
眼前房出血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肝陰虧損,虛火上炎,血不循經,溢於絡外,積于前房。 【治法】養肝潛陽,滋陰止血。 【方名】加味滋陰血止飲。 【組成】生地15克,當歸9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旱蓮草12克,女貞子12克,仙鶴草15克,
2017-03-08 37 -
淚囊炎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風熱停留。 【治法】疏風清熱。 【方名】白薇丸加味。 【組成】防風10克,羌活10克,白薇10克,白蒺藜10克,石榴皮10克,蒲公英12克,銀花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
2017-03-08 40 -
眼瞼下垂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脾腎虛損,氣血失和,經脈失養。 【治法】補脾益腎。 【方名】溫腎益脾湯。 【組成】黨參20克,黃芪25克,芡實10克,金櫻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2017-03-08 32 -
神經性耳聾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外傷所致氣血瘀滯。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開竅。 【方名】血腑逐瘀東加減。 【組成】生地9克,枳殼9克,當歸9克,赤芍9克,川芎9克,桔梗6克,柴胡6克,甘草6克,桃仁6克,紅花6克,懷牛膝20克,絲瓜絡
2017-03-08 10 -
早期視神經萎縮中藥方劑
中醫方劑(一) 【辨證】肝腎虛弱。 【治法】補益肝腎。 【方名】四物五子丸加減。 【組成】熟地12克,制首烏12克,黃精12克,菟絲子12克,枸杞子12克,覆盆子12克,桑椹子12克,丹參12克,車前子(布包煎)9克,川芎6克。
2017-03-08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