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汁逆流導致急性中耳炎
李女士6個月大的寶寶最近總是不肯吃奶,而且整天哭鬧,夜夜煩躁不安。後來聽朋友說寶寶可能是患了耳病,這才送到醫院檢查。經診斷,李女士的小孩果然是患上了中耳炎。 據醫生介紹,秋冬季節即將來臨,嬰幼兒因感冒引發中耳炎的十分多見。中耳炎是孩
-
游泳後低燒 警惕中耳炎
耳鼻喉專家指出,耳道環境潮濕,給細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如果不注意衛生,很可能會引起耳道炎,進而引起中耳炎。 比如感冒時或是游泳時嗆水,感冒病毒、帶有病菌的水經鼻會逆行經耳咽管(咽鼓管)到達中耳而引起中耳炎。這種感染,最初的症狀就是
-
中耳炎後積液 可不用抗生素
在第9屆歐洲微生物學和感染性疾病會議上,哥斯大黎加聖約瑟的Arguedas指出,急性中耳炎治療結束後2周內,約70%小兒的中耳有積液,即使3個月以後仍有10%有積液,因未檢出致病菌,故無需給抗生素。 德國Bielefeld的Elie
-
寶寶吸安慰奶嘴 得了中耳炎
瑤瑤今年3歲,平時父母稍不注意就會吸允手指,她即使前幾分鐘再跟小夥伴玩得歡,稍停一會就靠在沙發上,嘴裡含著手指。瑤瑤母親說,一再告訴她含手指會肚子痛,生病可是孩子就是不聽話,情急之下她就買個安慰奶嘴給瑤瑤,瑤瑤連睡覺都要含著安慰奶嘴才
-
中耳炎該吃什麼藥
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
-
什麼是中耳炎?
什麼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竇及乳突氣房 )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為非特異性安排炎症,尤其好發于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
-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麼?
分泌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 由於急性中耳炎未徹底痊癒或咽鼓管阻塞的結果導致中耳內積有滲出液。 分泌性中耳炎常見於兒童。滲出液中可能無菌,但通常含有致病菌。咽鼓管阻塞可由鼻咽部炎症,變態反應,腺樣體肥大,良性或惡性腫瘤引起。 由
-
什麼原因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
小張前幾天患了重感冒,鼻塞、流涕,耳朵還有點悶。自己在家吃了感冒藥後鼻子症狀好了點,但耳朵症狀反而加重了,感到兩隻耳朵聽力下降,打哈欠時耳朵裡有水泡聲。他去看醫生被診斷為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不是由於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耳部
-
小兒急性中耳炎如何的護理?
患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孩子,應遵照醫吃應用抗生素,最好連續使用1周,有高熱者可同時酌情用退熱藥。 在鼓膜尚未穿孔時,可用1%酚甘油,減少疼痛;已穿孔者,則可用抗生素滴耳藥,如0.5%卡那黴素或2.5%氯黴素,或滴眼藥水於耳內,每日滴3
-
小孩捏鼻孔易發中耳炎
醫生建議:孩童最好用手帕擦鼻涕 持續的寒冷天氣,使患病的人增多。記者昨日從市區一些醫院獲悉,因感冒誘發中耳炎的兒童增多,原因竟然是擦鼻涕時,將鼻孔捏得太緊。 記者在醫院婦兒科看到,帶著孩子來看病的大人排成隊。在市民政局工作的陳先生
-
怎樣護理幼兒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急性或慢性發炎,是4歲以下孩童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中耳炎是由於耳咽管(連通中耳腔和鼻腔後壁)功能不良或阻塞,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引起聽力障礙,甚至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和學習能力差。 造成中耳炎的
-
肥胖兒童小心中耳炎
據美國《耳鼻喉和頭頸外科學報》4月刊的一篇文章報導,肥胖的兒童更容易受到中耳炎的侵害。 為了搞清楚肥胖到底會不會增加中耳炎流膿的風險,韓國慶熙大學的金貞斌博士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將155名2~7歲患有中耳炎的兒童作為病例組,
-
求中耳炎的秘方
〖 辨 證 〗 風熱邪毒上壅耳竅。 〖 治 法 〗 行血疏氣,清泄熱毒。 〖 方 名 〗 加減普濟消毒飲。 〖 組 成 〗 連翹9克,黃芩9克,板藍根12克,炒天蟲4.5克,銀花12克,桃仁6克,玄參9克,川連3克,大力子9克,
-
正確使用滴耳劑
中耳發炎就是中耳炎,是孩子發生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 中耳炎常發生於8歲以下兒童。它經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發的疼痛併發症。 在治療中耳炎,滴耳劑是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滴耳劑。不妨來看下耳鼻喉專家告
-
為什麼嬰幼兒更容易發生中耳炎?
為什麼嬰幼兒更容易發生中耳炎? 在前面的問題中我們已經講到嬰幼兒的咽鼓管特點和機體抵抗力低兩方面的原因,使嬰幼兒在感冒後容易發生中耳炎,此外在嬰幼兒期還有許多因素誘發中耳炎: (1)給寶寶洗澡、洗頭時,因寶寶不合作導致污水流入耳朵
-
中耳炎的主要症狀及防治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並常與慢性乳突炎
-
化膿性中耳炎自療注意事項
(1)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2)挖取底部耳垢,應十分小心,宜先濕潤後才挖,避免損壞鼓膜。 (3)不能強力擤鼻和隨便沖洗鼻腔,不能同時壓閉兩隻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 (4)游泳上岸後,側頭單腳跳動,
-
如何判斷小兒是否得了中耳炎
一般來說,嬰兒遠較成人易患耳疾。因嬰幼兒的咽鼓管尚未發育成熟,咽鼓管僅為成年人的一半長,而且管徑粗,位置較水準,管口常呈開放狀。因此,鼻咽部細菌及分泌物容易經過此管進入中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患兒表現為耳朵疼痛,早期啼哭不
-
游泳後發低燒小心中耳炎
夏季游泳機會多、出汗多,造成耳道環境潮濕,給細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如果不注意生理衛生,很可能會引起耳道炎,進而引起中耳炎。此外,感冒或是游泳時嗆水,感冒病毒或帶有病菌的水經鼻會逆行經耳咽管到達中耳引起中耳炎。還有一些人經常清理耳屎也
2012-02-14 19 -
鼻炎患者更應該小心中耳炎
鼻炎是鼻腔黏膜的炎性疾病,急性鼻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鼻黏膜的防禦功能遭到破壞時,病毒乘機侵入機體,生長繁殖而發病,表現為鼻塞、流鼻涕等症狀。鼻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變成中耳炎,因為鼻子和耳朵通過咽鼓管相通,咽鼓管咽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