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治療小兒外耳道異物?
症狀 小而無刺激性異物常不引起症狀,異物大而阻塞耳道則可有聽力障礙;非生物類異物一般不引起症狀,植物性異物遇水膨脹可導致外耳道皮膚發炎、腫痛,引起聽力障礙或耳痛;昆蟲等異物爬行搔動、羽翅撲動,致使病人發生響鳴或痛感。 治療 應根
2010-01-06 12 -
解析耳後骨膜下膿腫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
耳後骨膜下膿腫臨床表現多為耳後紅腫,疼痛,壓痛明顯。耳膜未穿破者,觸診時波動感不明顯,耳後溝存在,耳廓被推向前、外方。膿腫穿刺抽吸時,可得膿液。 本病的治療,應早期切開排膿,置入引流條,每日換藥1次,同時全身應用抗生素。待局部膿腫控
2010-01-06 49 -
異物入耳住切勿自行挖耳
異物入耳特別是小昆蟲會令你痛苦不堪,即便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也無計可施。異物入耳的原因很多,小孩子貪玩細小的玩塞入外耳道。如果是小昆蟲可能與家居周圍環境以及經常挖耳不良習慣有關。經常挖耳使外耳道有驅蟲作用的油脂喪失,令小昆蟲有機可成。
2010-01-25 36 -
耳內異物如何取出
儘管異物有多種多樣,一般將其分為非動物性異物和動物性兩種。前者多見於小玻璃球、金屬小玩具、果核、紙團和豆類等,後者多為蚊蟲、臭蟲、小蟑螂等。大的異物可引起聽力障礙.耳嗚、耳痛和反射性咳嗽:豆類遇水膨脹可刺激外耳道皮膚發炎、糜爛和感染。
2010-02-10 35 -
異物入耳的應急處理方法
1. 動物類異物 先用植物油、酒、薑汁、地卡因等滴入外耳道內,使蟲體失去活動能力,然後用鑷子取出,或用外耳道沖洗法。使用此法時應注意,在蟲體未失去活動能力前,不宜貿然取出,以免引起騷動更甚,損傷耳道皮膚或鼓膜。古書曾記載有在暗室中以亮
2010-02-10 62 -
耳鼻咽喉創傷有什麼症狀
1、早期症狀常為直接影響,如出血、呼吸、吞咽及發聲困難、聽力及平衡障礙以及合併傷等症狀。 2、中期症狀主要為繼發感染或併發症的結果,如繼發性出血、局部感染、肺部及顱內感染等。 3、晚期症狀多為外傷後遺症,如瘢痕狹窄,致發生呼吸及吞
-
耳鼻咽喉創傷如何治療
1、解決吞咽困難:吞咽困難者可進行鼻飼飲食或輸液。 2、防治窒息。 3、清創和抗感染。 4、出血和抗休克:鼻腔出血可用凡士林紗條填壓。其他傷口可行包紮或向傷道內填壓,或縫合和結紮血管止血。頸部傷口不能用環形包紮,因為有可能壓迫靜
2010-05-12 11 -
耳源性腦膜炎的症狀
1、腦膜刺激征:頸有抵抗菌素或頸項強直,甚者角弓反張。克(Kerning)征及布魯金斯基(Brudzinskin)征陽性。 2、以高熱、頭痛、嘔吐為主要症狀。起病時可有寒戰,繼之發熱,體溫可高達40°C左右。頭痛劇烈。為彌漫性全頭痛
2010-05-12 24 -
引起中耳氣壓傷的原因
飛機上升時外界氣壓降低,鼓室內氣壓相對較高形成正壓。上升約60m時(相當減壓0.7KPa),可感到輕度耳脹,鼓膜向外膨隆。隨高度的增加,耳脹感及鼓膜膨隆更加明顯,並出現聽力減退。當上升至150m(氣壓減低2.0KPa ),耳內可聽到“
-
單側耳鳴鼻咽癌的前兆
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單側耳鳴,尤其是年齡在30歲以上的男性,又有耳閉現象者,應高度警惕咽癌的可能。 當鼻涕帶血,頸部出現腫塊,人們就會懷疑不是得了鼻咽癌。但是,患鼻咽癌的另一個重要症狀--不明原因的單側耳鳴出現時,人們往往並不重視,以
-
嗅覺失靈可能是帕金森前兆
在這些患病的老人中,他們出現嗅覺辨別錯誤的問題在他們患帕金森氏病之前的4年就出現了。嗅覺能力下降與年齡、吸煙、咖啡攝入量、排便減少、認知功能降低和過長的日間睡眠時間相關。但即使調整了以上的影響因素之後,嗅覺評分最低的那些老人發生帕金森
-
突然嗅覺失靈可能是腦出血
和人體很多器官一樣,嗅覺同樣會隨年齡增長而減退。由於這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所以通常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事實上,除了正常衰退,有些可能也預示著疾病,不能掉以輕心。 曾經有一位70歲的老先生來看病,唯一的症狀就是前一天午覺後嗅覺突然
2009-11-24 18 -
保護鼻子不受傷我有絕招
以下幾點可以減低你鼻子受傷的機會 · 開車或乘車時堅持系好安全帶,保護你在可能的車禍中免受傷害。 · 在進行有可能引起異物飛濺的工作時緊記要佩戴面部保護裝置。 · 在進行可能會損傷頭面部的體育運動的時候佩戴頭盔或者面罩來保護你的
-
治療鼻中隔血腫的方法
鼻中隔血腫可在局麻下於鼻中隔沿鼻底部平行切開粘骨膜,清除血液和血塊。鼻中隔粘骨膜下切除術後併發血腫者,應從原切口分開粘骨膜,清除血塊再用凡士林紗條填塞兩鼻腔,24小時後取出。 同時用抗生素以防感染。若已成鼻中隔膿腫,則應早期切開引流
2010-01-07 34 -
治療鼻中隔偏曲的方法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過去一直沿用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但此術對畸形複雜者難以奏效。至今多數學者推崇鼻中隔-鼻成形術,即在行鼻中隔矯正的同時行鼻外形矯正,此術可恢復正常的鼻呼吸,比較符合鼻整形術學的基本原則。 偏曲一般呈形C
2010-01-07 12 -
鼻瓣膜區病變的治療
鼻瓣膜區病變以手術治療為主,以擴大狹窄鼻瓣膜區,降低鼻阻力,改善鼻阻塞症狀。如有鼻中隔前端偏曲行鼻中隔矯正術時需完全矯正偏曲軟骨及位於下方的脊突,鼻外側軟骨突出則需切除,切除軟骨多少需正確估計,避免切除過多,產生鼻腔不對稱; 對骨性梨
2010-01-26 29 -
鼻瓣膜區與鼻阻塞
鼻阻力過大可致鼻通氣不暢,引起鼻阻塞。根據鼻腔解剖和生理特點,影響鼻腔阻力主要取決於鼻腔前端,最關鍵部位是鼻瓣膜區。 該區域由上頜骨鼻脊、鼻閾、下鼻甲前端及鼻中隔相對應部分組成,具有環形收縮功能,是鼻氣道最柔軟、最狹窄的部位。能控制
2010-01-26 42 -
鼻瓣膜區病變診斷
鼻瓣膜區病變主要臨床表現為鼻阻塞,吸氣時鼻阻塞尤重,既可為單側也可為雙側,主要原因有鼻中隔前端偏曲、外傷或術後鼻前庭瘢痕性縮窄,鼻外側軟骨凸出,或骨性梨狀孔緣狹窄,慢性鼻炎引起的下鼻甲前端肥大等。檢查方法是觀察鼻瓣膜區局部有無疤痕、有
2010-01-26 85 -
關於鼻瓣區狹窄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引起鼻瓣區狹窄的主要原因有:先天性大翼軟骨畸形、外傷性鼻中隔軟骨脫位及炎症性瘢痕攣縮等,面神經癱瘓引起鼻孔擴張肌萎縮也可致鼻瓣區狹窄。 鼻瓣區狹窄臨床表現主要為:吸氣時鼻腔阻塞,既可為單側也可為雙側, 行前鼻鏡檢查未見鼻甲肥大或鼻腔
-
鼻瓣區狹窄的臨床表現與治療
鼻瓣區即鼻內孔,位於鼻前庭深部、下鼻甲前端的前方。主要由鼻中隔軟骨前下端和鼻外側軟骨前端與鼻腔最前部的梨狀孔底部組成,為一狹長的三角形,平均面積55~64(mm)2。在此三角區的頂端有一裂隙狀開口。該切口狹小,正常角度為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