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陽虛型崩漏
症狀: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淋漓日久不盡,色淡暗,質稀;肢冷畏寒,腰膝酸軟,面色晦暗或有暗斑,精神不振,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肢腫便溏;舌淡暗,苔白潤,脈沉遲無力。 治則治法:溫腎助陽,固沖止血。 方藥:右歸丸(《景嶽全書》)去肉桂。熟地黃
2017-03-04 20 -
脾虛型崩漏
症狀: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盡,色淡,質稀;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白,倦怠嗜臥,小腹空墜,面浮肢腫,納呆便溏;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或緩弱。 治則治法:補氣攝血,固沖止崩。 中成藥:歸脾丸。 方藥:固本止崩湯(《傅青
-
胃虛內熱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七味白術散。 證候表現: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者是也。 病因病機:胃虛飲湯。 處方:七味白術散。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一(卷)·調經(門) 原文:胃虛飲湯,七味白術散。
-
脾胃伏火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錢氏瀉黃散。 證候表現: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者是也。 病因病機:胃火飲冷。 處方:錢氏瀉黃散。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一(卷)·調經(門) 原文:胃火飲冷,錢氏瀉黃散。
2017-03-04 35 -
肝虛血虧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六味地黃丸。 證候表現: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者是也。 病因病機:肝虛血少。 處方:六味地黃丸。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一(卷)·調經(門) 原文:肝虛血少,六味地黃丸。
2017-03-04 14 -
氣虛邪侵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川芎防風。 病因病機:薛氏曰:前證若客邪所侵。 證候表現: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者是也。 處方:補中益氣加川芎、防風(客邪而補中益氣,須細心體認,證脈相參,必真虛者方可,不然恐罹實實之害)。 出處
2017-03-04 10 -
少陽經熱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小柴胡湯。 證候表現: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 病因病機: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 處方:宜小柴胡湯。 出處:《婦人大全良方》·卷六(卷)·婦人熱入血室方論第十(篇) 原文:婦人傷寒發熱,
2017-03-04 12 -
血滯不行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莪術散。 證候表現:經來未盡潮熱氣痛,此症經來一半又覺口渴,小腸痛。 病因病機:此因傷食生冷,血滯不行,有餘血在內。 治則治法:不可用補劑,只宜涼藥。 處方:若補用莪術散,熱去經盡,痛止熱退。莪術散方(十九)莪術三棱紅花牛膝蘇
2017-03-04 12 -
血虛肝熱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紫菀湯、逍遙散。 病因病機:月經血虛發熱論其症,因婦人性急,或行經時遇事觸傷脅中。 證候表現:結一塊如雞蛋大在左右兩脅;月水不行,變成五心煩熱,頭痛目暗,咳嗽生痰。 預後:若半年一年不醫,肉瘦泄瀉則難治。 處方:紫菀湯(七)杏
-
瘀熱壅阻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血府逐瘀東加丹皮。 證候表現:經前或經期發熱,腹痛,經色紫黯,挾有血坱;舌黯或尖邊有瘀點,脈沉弦數。 病因病機:瘀熱交結阻礙血行,經行瘀阻不通,營衛失和,則經前、經期發熱,腹痛;瘀熱煎熬,則經色紫黯而有血塊;舌黯或尖邊有瘀點,
-
血氣虛弱型經行發熱
證候表現:經行或經後發熱,熱勢不揚,動則自汗出,經量多,色淡質薄;神疲肢軟,少氣懶言;舌淡,苔白潤,脈虛緩。 病因病機:氣血虛弱,衛外之陽氣失固,故發熱形寒自汗;氣虛中陽不振,則神疲肢軟,少氣懶言;舌淡苔白潤,脈虛緩,乃氣虛血弱之候。
2017-03-04 23 -
肝腎陽虛型經行發熱
證候表現:經期或經後,午後潮熱,經量少色紅;兩顴紅赤,五心煩熱,煩躁少寐;舌紅而幹,脈細數。 病因病機:經行或經後,陰血既泄,陰虛不能斂陽,陽氣外越,則見午後潮熱,陰血不足,則月經量少色紅;虛火上浮,故兩顴紅赤,熱擾心神,則五心煩熱,煩
2017-03-04 10 -
治療經行發熱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發熱為主證,經淨後發熱自然退淨或稍退者,稱為“經行發熱”。以育齡期婦女多見。常伴發於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本病屬中醫經行前後諸證範圍。 【中成藥】 1、補中益氣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2017-03-04 10 -
經行發熱辨證論治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發熱為主證,經淨後發熱自然退淨或稍退者,稱為“經行發熱”。以育齡期婦女多見。常伴發於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本病屬中醫經行前後諸證範圍。 【辯證分型】 1、氣虛:經行低熱持續,動則汗出,懶言少語,
-
經行發熱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發熱為主證,經淨後發熱自然退淨或稍退者,稱為“經行發熱”。以育齡期婦女多見。常伴發於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本病屬中醫經行前後諸證範圍。 【病因病理】 1、氣虛:稟賦氣弱,經行時氣隨血耗,營衛失調
-
心腎俱虛型閉經
治療方法:劫勞散。 病因病機:又有血海枯竭,盜汗骨蒸,漸成勞瘵者,此心腎俱虛,水火不交之所致。 證候表現:盜汗骨蒸,漸成勞瘵者。 治則治法:非益陰血則不削虛火也。 處方:劫勞散。 出處:《女科心法》·經閉(篇)·心腎俱虛 原文:又有血海
-
熱入血室型閉經
治療方法:加味小柴胡湯。 病因病機:又有經行時,寒熱相迎,熱入血室而閉者。 證候表現:其症必發熱畏寒,痰涎壅塞,晝則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蓋因經水適來,邪氣乘虛入於血室,血為邪所迫,上入肝經,肝受邪則多譫語,如見鬼狀矣。 治則治法
2017-03-04 19 -
寒凝血海型閉經
治療方法:佐以六君子湯,加乾薑,歸脾湯、八珍湯可以出入互用。 證候表現:若體常怯寒,食少腹脹。室女經閉。 方用:佐以六君子湯,加乾薑,歸脾湯、八珍湯可以出入互用。 處方:六君子湯,加乾薑。 處方:歸脾湯。 處方:八珍湯。 出處:《女科要
-
血海虛寒型閉經
證候表現:其症必肌肉不澤,小腹急痛者也。 治療方法:大溫經湯。 病因病機:有血海虛寒而閉者。 處方:大溫經湯。 出處:《女科心法》·經閉(篇)·血海虛寒 原文:有血海虛寒而閉者,其症必肌肉不澤,小腹急痛者也。(大溫經湯。)
2017-03-04 33 -
水不涵木型閉經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桔梗貝母知母、歸脾湯合六味地黃丸。 病因病機:有腎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 證候表現:其證必頭眩目昏,微嗽發熱,而神氣恍惚者是也。 治則治法:治當補其脾肺,《經》雲:損其腎者,益其精也。 處方:朝服補中益氣東加桔梗、貝
2017-03-0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