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熱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下利垢濁,稠黏臭穢,便時不暢,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門赤灼,發熱或不發熱,渴不思飲,腹脹。面黃唇紅,舌紅苔黃厚膩,指紋紫滯,脈濡數。 治則治法:清腸解熱,化濕止瀉。 中成藥:蒼苓止瀉口服液、兒瀉停顆粒等。 方藥:葛根芩連東加減,葛
-
骨髓移植手術 病人應該如何護理
骨髓移植手術大家都聽過,但是骨髓移植手術後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病人在做完大手術之後身體很虛弱,需要很科學護理。那麼骨髓移植手術護理是什麼樣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骨髓移植護理 潔淨室準備:應具備過濾除菌層流通風(生物淨化)裝置
2017-02-06 49 -
五款治療白帶異常的食療方法
中醫叫帶下病,認為由濕熱侵襲或脾腎虛弱引起,在採用飲食療法時應按照辯證施治的原則選擇。 銀杏豆漿湯 取銀杏(去心、去皮)10粒搗碎,沖入豆漿內,燉熟後內服,每日一次,連服數日可見功效。適宜于帶下病初起,白帶增多的患者。銀杏(銀杏食
-
急性重型肝炎的診斷特徵
急性重型肝炎的起病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有高度乏力,顯著消化道症狀,如嚴重食欲不振、頻繁噁心嘔吐、腹脹。發病後10日內,會出現肝性腦病,多數患者在病後5日,首先出現興奮多語,性格、行為反常,白天嗜睡,夜間不眠,視物不清等。 有病情嚴重
-
脾虛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久瀉不止,或反復發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樣,帶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殘渣。神疲納呆,面色少華,舌質偏淡,苔薄膩,脈弱無力。 治則治法: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中成藥:醒脾養兒顆粒、啟脾口服液等。 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人參、茯苓、白術、桔
2017-03-05 15 -
治療腎病 治療腎病一定要瞭解這些
腎病是現在生活當中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一種疾病之一,而治療腎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那麼治療腎病的方法有哪些呢?平時應該怎麼預防腎病呢?下面就一起來具體的看一看吧! 腎臟病是一種比較難治的病,病程比較長,進展緩慢,治療很困難,但是患者
-
傷食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大便酸臭,或如敗卵,腹部脹滿,口臭納呆,瀉前腹痛哭鬧,多伴噁心嘔吐。舌苔厚膩,脈滑有力。 治則治法:運脾和胃,消食化滯。 中成藥:保和丸等。 方藥:保和丸加減,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陳皮、連翹、萊菔子。
2017-03-05 14 -
重型肝炎的肝昏迷分類
我媽媽前一段時間突然沒有胃口,疲勞,在縣級醫院診斷為肝炎,開始接受治療,8天后去市級醫院確診為重症毒性肝炎,住院2天后病情急劇惡化,開始出現意識障礙,隨後一直昏迷數天,請問這種情況到底屬於什麼級別呢? 通常來說,重症肝炎患者進入昏迷期
-
脾虛型小兒泄瀉
症狀: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常食後即瀉,時輕時重,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緩弱或指紋淡。 治則治法: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中成藥:健脾八珍糕:每塊8.3g。每日早晚飯前熱水化開燉服,亦可幹服,每服3~4塊,嬰兒每服1~2
-
陰竭陽脫型小兒泄瀉
症狀:瀉下不止,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蒼白,哭聲微弱,啼哭無淚,尿少或無,四肢厥冷,舌淡無津,脈沉細欲絕。 治則治法:挽陰回陽,救逆固脫。 方藥:生脈散(《醫學啟源》)合參附龍牡救逆湯(經驗方)加減。人參、麥冬、五味子
2017-03-05 12 -
中醫治肝硬化 牢記這些治肝硬化的偏方
自古中醫對於許多的疑難雜症就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肝硬化的患者逐年增加,很多的人都對肝硬化放棄了希望。你們知道中醫治肝硬化有哪些方法呢,什麼會導致肝硬化呢,中醫治肝硬化效果好麼,趕緊來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中醫治療肝硬化的偏方 肝硬化是一種
2017-02-06 14 -
氣陰兩傷型小兒泄瀉
症狀:瀉下過度,質稀如水,精神萎靡或心煩不安,目眶及囟門凹陷,皮膚乾燥或枯癟,啼哭無力無淚,口渴引飲,小便短少,甚至無尿,唇紅而幹,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 治則治法:健脾益氣,酸甘斂陰。 方藥:人參烏梅湯(《溫病條辨》)加減。人
2017-03-05 11 -
風寒瀉型小兒泄瀉
症狀:大便清稀,夾有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咳嗽,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淡紅。 治則治法: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中成藥:藿香正氣口服液:每支10ml。成人劑量:每服5~10ml,每日2~3次,用時搖勻。建
-
自身免疫性肝炎與病毒性肝炎的區別
肝炎是一種能夠引起肝臟細胞組織損害的疾病,常見的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等,根據不同的發病原因肝炎的類型也都不同,肝炎的表現、病原學、血清學、治療方法等往往有明顯的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於自身免疫所引起的一組慢性肝炎
-
脾腎陽虛型小兒泄瀉
症狀:久瀉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穀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白無華,精神萎靡,寐時露睛,小便色清,舌淡苔白,脈細弱或指紋色淡。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中成藥:附子理中丸:每8丸相當於原生藥3g。成人劑量:每服8~12丸
-
藥物性肝炎的診斷
藥物性肝炎是指由於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損害,目前至少有600多種藥物可引起藥物性肝炎。其表現與人類各種肝病的表現相同,可以表現為肝細胞壞死、膽汁瘀積、細胞內微脂滴沉積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藥物性肝炎目前占所有黃疸住院病人的2%,占
-
濕熱型小兒泄瀉
症狀: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樣,瀉勢急迫,量多次頻,氣味穢臭,或夾少許黏液,腹痛陣作,發熱,煩躁哭鬧,口渴喜飲,食欲不振,或伴嘔惡,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指紋紫。 治則治法:清腸解熱,化濕止瀉。 中成藥:葛根芩連微丸:每袋1g
2017-03-05 12 -
傷食型小兒泄瀉
症狀: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脘腹脹滿,便前腹痛,瀉後痛減,腹部脹痛拒按,噯氣酸餿,或有嘔吐,不思乳食,夜臥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實或指紋滯。 治則治法:運脾和胃,消食化滯。 方藥:保和丸(《丹溪心法》
2017-03-05 11 -
常見帶下病的飲食療法
溫熱型 [臨床表現] 帶下量多、色黃白、質粘膩、有臭氣、或帶下色白質粘如豆腐渣狀、陰癢等,納食較差,小便黃,舌苔黃膩厚,脈弦數。 [食療藥膳] 1、白果豆腐煎:白果10個(去心),豆腐100克,燉熟服食。 2、三仁湯:白果仁
-
嬰兒腹瀉治療
【概述】 嬰兒腹瀉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因飲食不當和腸道內、外感染引起,氣候改變易誘發本病。腸道內感染以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最多見,病毒與真菌也可引起本病發生。好發于夏秋季節,臨床除腹瀉和嘔吐外,常可伴發熱、脫水和電解質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