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頸椎病的穴位按摩法
頸椎病又叫頸椎綜合征,是由於頸椎增生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的綜合征。根據壓迫部位的不同,頸椎病又可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混合型5種類型,其中以神經根型最為多見。上班族是頸椎病的高發人群,因為這類人長時間伏案工作,姿勢不正確,就容易使頸部氣血流通不暢,再加上某些人心理壓力過大,損壞心神,導致陽氣不振,頸項自然也會不自然地向前傾。如何以按摩方式防治頸椎病?以下有兩種穴位按摩方法可供我們參考。
1、按摩肩中俞穴、肩井俞穴、肩外俞穴
取穴:肩中俞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2 寸處;肩井俞穴位於第七頸椎與肩峰連線的中點處; 肩外俞穴位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壓迫肩中俞穴約1分鐘,再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6次,再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6次。此後依次按摩肩外俞穴、肩井俞穴,手法同上。再重複來回壓迫,按摩以上各穴。然後用手掌根推拿疼痛的頸部和肩部,反復上下左右推拿數次,將手握成半握拳,叩打各穴和周圍疼痛、麻木的部位,再把手掌伸直剁切疼痛的上肢。
2、按摩肩井俞穴、風池穴、上星穴、頭維穴、完骨穴
取穴:上星穴位于前髮際正中1寸處;頭維穴位於前髮際額角處,相當神庭穴,旁開4.5寸處;完骨穴位於乳突後下方凹陷處。
按摩手法:正坐位,用雙手拇指的指腹壓迫肩井俞穴約1分鐘,邊壓邊用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6次,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6次。再用同樣的手法按摩風池穴,向頭頂部推動,再用同樣的指壓方法按摩上星穴、頭維穴、完骨穴後,再回到肩井俞穴,重複多次指壓、按摩,直至每個穴位指壓後局部出現酸脹感、發紅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