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腸胃不好艾灸什麼血位 穴位艾灸+按摩

急性腸胃炎是急性腸胃黏膜的炎症。是一種常見病,特點是有明顯的飲食不當病史,如進食污染食物,或暴飲暴食、酗酒、進食生冷或有毒食物的歷史。本病發病急,病程較短,多發于夏秋季。中醫針灸有“肚腹三裡留”的說法,也就是腸胃病可以用足三裡穴位來保健。

艾灸可以調理各種各樣的症狀,但是艾灸講究的是堅持的,堅持下去才會有效果的,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人腸胃方面不舒服或者消化不良等。那麼艾灸可以治療腸胃疾病嗎?腸胃不好艾灸什麼穴位?

腸胃不好 艾灸腹部

腸胃不好、有宮寒的女性,可以經常艾灸腹部和尾骨部位,因為這兩個部位有很多穴位,可以暖腸胃,腸胃暖了,附近的子宮也會好起來。

血瘀體質 易鬧大病

人有9大體質,初青春教授介紹,血瘀體質是非常常見而有最容易演變成大病的體質。肩頸痛、乳腺增生、斑點甚至癌症,都有可能是血瘀體質引起,因此血瘀體質的人,更要注意養生。

血瘀體質的人,有這些症狀: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淤青。眼睛裡的紅血絲很多,刷牙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血瘀體質應該怎麼改善?答案是,常吃五穀雜糧。

人的氣血主要從五穀雜糧中來,血瘀體質的人,每週或每個月吃素一天。初青春稱,血瘀體質的人,大多是血液粘稠,因此,最好每個星期用一天,每個月用幾天的時間吃素,讓腸子休息,排出血液的雜質。

吃素的這幾天,用蘋果、鳳梨、柳丁榨汁吃,鳳梨可以排毒,蘋果有蘋果氛,柳丁含有多種維生素,這些可以保證人體的營養了。

常心慌 試試腹式呼吸

經常心慌、胸悶的人,說明心臟氣血不夠,而氣血的運行主要靠呼吸,但是平常的呼吸不夠深入,不能輸送足夠的氧氣。有這種情況的人,應學會腹式呼吸。具體方法是,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氣,一直感覺氣體沉到肚臍,肚子鼓起,然後,用嘴巴把氣體呼出。每天進行20到30次。

艾灸主穴

1、天樞

【標準定位】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2寸處

【主治疾病】天樞穴的主治病症為: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痹、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2、內關

【標準定位】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胸悶氣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噁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絞痛、月經痛、呃逆、腹瀉、精神異常等。

3、上巨虛

【標準定位】足陽明胃經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大腸的下合穴。

【主治疾病】1、消化系統疾病:闌尾炎,胃腸炎,泄瀉,痢疾,疝氣,便秘,消化不良; 2、運動系統疾病:腦血管病後遺症,下肢麻痹或痙攣,膝關節腫痛。

4、下巨虛

【標準定位】足陽明胃經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小腸的下合穴。

【主治疾病】1、消化系統疾病:急慢性腸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精神病,肋間神經痛; 3、運動系統疾病:下肢癱瘓,下肢麻痹痙攣。

【艾灸輔穴】風寒加合穀、大椎;傷食者加梁門、璿璣;濕熱者加陰陵泉、大椎。

灸法:用艾條或配合灸盒做溫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鐘,7日一個療程。女性經期停。

灸器推薦:腹部推薦3孔或多孔灸盒,四肢推薦單孔或隨身灸。

關於艾灸穴位的時間:

一般如果是大人的話,那麼每個穴位艾灸不低於四十分鐘,如果是小孩子的話,那麼艾灸個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左右就好了。大人的話可以用隨身灸配合艾柱艾灸,小孩子的話一般手持艾灸是比較好的,因為小孩子比較淘氣,用隨身灸的話操作不當容易燙著。給小孩子艾灸的話,一般要等睡覺之後艾灸,如果小孩子不睡覺比較淘氣,隨便亂動,不易艾灸的。

艾灸治療腸胃疾病:

艾灸是可以治療腸胃方面的疾病的,不過一般性胃病或者腸胃消化不良不舒服便秘之類的話艾灸效果是很好的,還有一些比較嚴重的腸胃疾病那麼就要艾灸很多穴位去調理了。

如果是一般的腸胃不好以及消化不良或者便秘,那麼可以取穴中脘,神闕,足三裡,重點艾灸神闕穴,神闕也就是肚臍,效果是很好的。

調理脾胃的4個方法:

1、保養脾胃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欲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2、脾胃不好,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素食為主、葷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幹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儘量少吃。

3、脾胃不好注意冷暖。在春季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4、脾胃不好要多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瑜伽等。適當的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迴圈,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艾灸對治療嘔吐腹瀉有很好的療效。患者應多臥床休息,多喝開水,急性期患者失水較多,需注意補充液體,可供給果汁、藕粉、米湯、蛋湯等流質食物。避免脹氣應忌食牛肉,減少蔗糖的攝入。注意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