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有一物比生薑祛濕好千倍,知道嗎?

眾所周知,生薑是日常做菜時常用的調味佳品,它不僅能醒味開脾,吃薑還是化解體內濕氣的一種好方法。

但要提醒的是,僅在做菜時放入生薑調味,是無法起到化濕的作用的,生薑要起到解表化濕作用,可將其帶皮切下五、六片,放入滾開的水中,待幾分鐘後飲用即可。

此外,“吃”掉濕氣,老中醫還推薦了一個食療去濕氣的方子,比吃生薑的效果好。

健脾祛濕食療方——赤小豆薏仁茶

1、赤小豆、薏仁、芡實洗淨後,薏仁炒制微黃,放入鍋中用清水浸泡1小時以上。

2、泡好後就開火煮,先大火煮至水開,然後轉小火煮。

3、在煮好之前,放入槐米、淡竹葉、馬齒莧、綠茶,再燜煮20分鐘,即可關火。

赤小豆薏仁茶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功效,對水腫型肥胖也有作用,而且還有降血壓、降血脂、去水腫、調解血糖、解毒抗癌等作用。薏仁是藥食兩用的食材,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謎脾去濕、舒筋除痹、凊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赤小豆與紅豆的區別:

對於兩種豆類的區別呢,下面會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兩者顏色相同,但是形狀不同。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稍扁。

煮完之後,紅豆會變軟,但是赤小豆即便泡過之後再煮,也煮不爛,吃著比較硬。

紅豆,又稱相思豆,體積比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來做美味的紅豆沙糖水。

而赤小豆體積比較小,最適合用來煲湯或者煮粥來吃,有利尿消除水腫的作用,非常適合產婦食用。

可見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又稱為紅豆。在本地市場,赤小豆和紅豆則是兩種色澤接近,長相卻不一樣的幹豆。

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

赤小豆,個頭較小,有紅有黑,紅如朱,黑如漆,有毒。

有一副重要叫做瓜蒂散, 裡面就是利用赤小豆的毒性來催吐的。

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

赤小豆與紅豆儘管長相不同種屬卻相同,同屬豆科植物,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強些,所以中醫入藥都用赤小豆,而紅豆則只供一般食用。

吃紅豆4大好處

紅豆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而且經常會吃到,但是很多人對它的一個營養保健功效都不太瞭解,其實看似普通的紅豆卻有很高的保健價值,可以幫助我們補心補血,消除水腫等等。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 ,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養脾胃,非赤小豆、薏仁、芡實莫屬。沒有時間或是覺得熬煮麻煩的,還可以用袋泡的赤小豆薏仁茶泡水,當茶喝,效果也不錯。

編輯推薦:

這幾種方法幫你趕走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藥膳祛濕的方法

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看看這地這處一眼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