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蔥豉酒方(乳病)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蔥(切)一握,豉(綿裹)五合。 【制法】上二味,以水三盞,煎至二盞。 【主治】治乳石發,心痛脹滿,飲熱酒不解。 【用法】去滓分三服,熱飲之,早晨日午近晚各一。
2017-03-10 8 -
聰耳磁石酒
【來源】《經驗方》 【原料】磁石30克,木通、石菖蒲各80克,白酒1700克。 【製作】將磁石搗碎,用紗布包裹;石菖蒲用米泔水浸2日後切碎,微火烤幹。把3味藥裝入紗布袋裡,與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 【功效】通竅,聰耳。
2017-03-10 6 -
崔氏蒼耳酒(癩病)
【來源】《外台秘要》 【配方】蒼耳(八月收,含莖葉花實)一石,牛膝根一升,松葉二鬥,商陸根(白色者)二升,鼠粘根一鬥。 【制法】上五物皆剉訖,以水兩石五鬥,煮取六鬥汁。如釜小可分煮之,即分三鬥汁。將浸曲一鬥二升,高量其曲,加于常法五分,為
2017-03-10 10 -
崔氏側子酒(腳氣)
【來源】《外台秘要》 【配方】側子(炮)四兩,生石斛(碎)八兩,磁石八兩,獨活三兩,秦艽三兩,甘草(炙)三兩,紫蘇莖一握,前胡四兩,防風三兩,茯苓八兩,黃苓三兩,五味子四兩,防己三兩,桂心二兩,丹參三兩,蜀椒(出汗)二兩,山茱萸四兩,芎
2017-03-10 14 -
大補中當歸酒(產後腹痛)
(驗方) 【配方】當歸、續斷、肉桂、川芎、乾薑、麥冬各40克,芍藥60克,吳茱萸、幹地黃各100克,甘草、白芷各30克,黃芪40克,大棗20個,酒2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碎細,布包,用酒浸於淨器中,經1宿,加水1公斤,煮取1.5公斤,備
2017-03-10 12 -
大豆浸酒五(手足不遂)
【來源】《普濟方》 【配方】黑豆一升。 【制法】揀緊小者淨淘,用酒五升,同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常令熱,約至酒減半,即去豆取酒。一方面用炒豆。 【大豆浸酒五(手足不遂) 【用法】每服空心及臨臥時,各飲二合至三合。
2017-03-10 6 -
大豆酒二(產後虛損)
【來源】《普濟方》 【配方】大豆一升。 【制法】上一味炒令熟熱,投三升酒中,密封。 【主治】產後風虛,五緩六急,手足頑痹,頭旋眼眩,血氣不調。 【用法】隨性飲之。 說明:方名為作者所加。
2017-03-10 8 -
大豆酒三(水腫臌脹)
【來源】《普濟方》 【配方】大豆(揀淨)一鬥。 【制法】上以水五鬥,煮取一鬥五升,澄清內釜中,以一鬥半美酒內中,更煎取九升。 【主治】治男子女人新久腫,得風氣入腹,婦人新產上圊則風入髒,腹中如馬鞭者,噓吸短氣,咳嗽。 【用法】宿勿食,平旦
2017-03-10 7 -
大豆酒四(水腫臌脹)
【來源】《普濟方》 【配方】大豆。 【制法】用大豆三升,以水六升煮令熟,出豆澄汁,更內美酒五升,微火煎如餳。 【主治】療水腫,兼治風虛水氣。 【用法】服一升,漸增之,令小便利則腫消也。
2017-03-10 9 -
大豆酒一(背強口噤)
【來源】《肘後備急方》 【配方】大豆(熬令黃黑)五升。 【制法】以酒五升漬取汁。 【主治】口噤不開。 【用法】以物強發口而灌之畢取汗。 說明:本方原無方名,見《肘後備急方·卷三·治中風諸急方第十九》,其雲:“若口噤不開者,取在豆五升熬令黃
2017-03-10 8 -
大豆酒方二(破傷風)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大豆一鬥。 【制法】上一味搗碎,安甑上蒸,乘熱以酒一鬥淋下。 【主治】治頭破腦髓出,中風口噤。 【用法】每服一盞,連三五服,取汗為效。 說明:①《普濟方》注出《太聖聖惠方》。②《太平聖惠方》同上。
2017-03-10 9 -
大豆酒方六(耳聾)
耳聾又名“耳閉”、“耳聵”。系指主觀感覺或客觀檢查均示聽力有不同程度障礙者。症見頭痛,鼻塞,口苦,耳竅閉塞,如棉塞耳,耳鳴耳聾,多屬實證,多因風熱、風寒、肝火等所致。症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乏力等症者,多屬虛證,主要因下元虧損,腎精不足,
2017-03-10 16 -
大豆酒方七(產後風痙)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大豆三升。 【制法】右一味炒令聲斷,取器盛,清酒五升,沃熱豆中訖,漉出豆,得餘汁。 【主治】婦人產後中風困篤,或背強口噤,或但煩熱,或頭身背重,或身癢,劇者嘔逆直視,此皆因濕所致。 【用法】每溫服一盞,日五七
2017-03-10 7 -
大豆酒方三(背強口噤)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大豆三升。 【制法】上一味,炒令極熟,以清酒五升沃之,可得二升。 【主治】中風口噤,或傷風濕,身體 痹。 【用法】旋旋溫服,令少汗出身微潤即瘥。 說明:《普濟方》用大豆五升,餘同上。
2017-03-10 7 -
大豆酒方四(癰疽、瘡瘍、發背)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大豆(緊小者)三升,麻子仁(研碎)三升,烏蛇(去頭尾皮骨重四兩椎碎)一條。 【制法】上三味,相和令勻,就甑內蒸,臨熟甑底湯,將好酒一鬥五升,就甑中淋,候酒熱又淋,凡七八遍,入瓷瓶內密封。 【主治】治熱毒風腫成
2017-03-10 7 -
大豆酒方五(產後風痙)
【來源】《婦人大全良方》 【配方】大豆(炒令煙出)五升。 【制法】以酒一升投之,密蓋令溫,去豆。亦有加羌活者,亦佳。 【主治】《千金》療產後中風,腰背強痛,中風煩熱,若渴,頭身皆重。此因風冷所致及傷寒。 【用法】服一升,日夜數服。臥取微汗
2017-03-10 6 -
大豆酒方一(頭痛)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配方】大豆(炒令無聲)三升。 【制法】先以一鬥二升瓶盛清酒九升,乘豆熱即傾著酒中,密泥頭七日。 【主治】治頭風。 【用法】溫服之。 說明:①《醫部全錄》用大豆二升,大豆炒令無聲,瓶盛清酒九升,乘豆熱,即傾著酒中
2017-03-10 9 -
大鳳引酒(痹證)
【來源】《柳森可用方》 【配方】大豆100克,制附子16克,枳實、澤瀉、陳皮、茯苓、防風各20克,米酒1公斤。 【制法】先將上藥後6味共碎細,絹袋盛,置淨器中,用酒、水2斤煮大豆,取2斤,浸器中,煮取斤半,分3份。 【主治】風濕痹,遍身脹
2017-03-10 7 -
大金牙酒(疫毒)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配方】金牙一斤,側子、附子、天雄、人參、蓯蓉、茯苓、當歸、防風、黃芪、薯蕷、細辛、桂心、萆、萎蕤、白芷、桔梗、黃芩、遠志、牡荊子、芎 、地骨皮、五加皮、杜仲、厚樸、枳實、白術各三兩,獨活半斤,茵芊、石南、狗脊各
2017-03-10 22 -
大麻仁酒方(癩病)
【來源】《太平聖惠方》 【配方】大麻仁三升。 【制法】水淘令淨,候幹,以酒一浸一宿後,和酒研取白汁,以生絹濾過;卻入瓷瓶中,以重湯煮數沸即止。 【主治】治大風疾。 【用法】每編取一小盞暖過下藥,仍兼服後散,相間服之。 說明:《普濟方》一方
2017-03-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