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消化不良, 是影響小兒健康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孩子身上, 又以1歲以內的小兒更為多見, 這種病症表現為腹瀉、嘔吐, 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及發熱等。 那麼要怎麼治療寶寶消化不良呢?
如何治療寶寶消化不良
1、首先寶寶腹瀉, 不要隨便給孩子用止瀉藥與消炎藥這些抗生素, 要儘量減輕脾胃負擔, 使脾胃恢復的正常功能。 很多時候我都會給孩子貼幾貼丁桂兒臍貼, 它是由天然植物丁香、肉桂、蓽茇這三味具有“藥食同源”的中藥, 提取有效成分精緻而成。 純中藥成分, 使用安全,
2、第二種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摩法, 嬰幼兒腹瀉的病情相對單純, 所以平時可以給寶寶逆時針揉揉肚臍和腹部, 這樣對寶寶的腹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但是媽媽們在家裡給孩子進行腹部按摩時, 一定要注意手法和力度, 按摩力度一定要適中。 最好在醫生那學會之後回家再給寶寶按摩。
3、飲食療法。 限制飲食, 以減輕腸胃道的負擔。 在病初可採用早期禁食, 一般禁食為6—12小時, 具體可視患兒病情的營養狀況而定。 如病情輕、營養狀況差者,
4、適當補液。 患兒由於嘔吐、腹瀉不僅喪失大量水分, 同時喪失大量鈉鹽, 故早期即應多次給患兒喝少量淡糖、鹽水。 也可吃些橘子水和鈣片等。
5、增加粗糧和薯類:小米、糙米、薏米、紅豆、綠豆、土豆、紫薯、紅薯、山藥等, 含較多維生素B1, B2和鉀, 促進腸胃蠕動, 提高消化能力。
6、增加新鮮蔬菜水果:菠菜、油菜、西蘭花等, 含豐富的膳食纖維, 清理腸道垃圾食物, 促進排便。 消化不良期間更需要新鮮的蔬菜水果, 充分利用食物營養素。
寶寶消化不良食療方法:
胡蘿蔔湯的做法:功能健脾消食, 下氣和中。 本膳用胡蘿蔔, 富含維生素(維生素食品), 尤其胡蘿蔔素A的含量特別多, 還有較多的維生素B2、葉酸(葉酸食品)等, 被稱為平民人參(人參食品)”。 其味甘、性平, 有健脾化滯、潤燥明目等功效, 可治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粟米山藥粥的做法:功能補脾益氣, 安神滋陰。 本膳用粟米, 有補益脾胃、清熱安神之功;山藥, 健脾胃, 補氣陰, 利尿益腎。 經常食用能防治小兒消化不良。
脫脂奶:將牛奶煮沸, 待冷卻後除去脂肪膜,
蘋果:蘋果既能止瀉, 又能通便。 其中含有的鞣酸、有機堿等物質具有收斂作用, 所含果膠可吸收毒素。 對單純性的輕度腹瀉, 單吃蘋果可止瀉。 蘋果中含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 加速排便, 故又有通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