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內之症或不及其外, 外之症則必根於其內也”。 雖然牛皮癬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害, 但其病根在於肝、腎、脾、肺等臟腑陰陽失調, 尤以肝陰虛為著, 以致氣血運行失衡, 血熱、血燥、血瘀等症。 由此, 常將該病分為以下類型:
1、血熱型
血熱多由邪熱入血、情志鬱結、五志過極化火而致, 證見皮膚鮮紅, 篩狀出血點明顯, 鱗屑較多, 瘙癢嚴重, 伴發熱, 大便燥結, 小便黃赤, 舌紅苔黃, 脈滑數。
2、血瘀型
血瘀多由氣滯、氣虛、血虛、外傷、陰寒內盛所致, 證見皮膚乾燥, 小腿前側肥厚或有苔蘚樣變, 在關節伸側可有皸裂, 疼痛,
3、濕熱型
濕熱多由濕邪化熱內蘊所致, 證見掌蹠有膿瘡, 陰雨季節加重, 胸悶納差, 神疲乏力, 下肢沉重, 舌苔黃膩, 脈濡滑。
4、痹症型
痹症多由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所致, 證見關節疼痛、腫脹, 瘙癢感多不明顯, 舌苔薄白, 脈濡滑。
5、毒盛型
毒盛多由氣化樞機失轉或外感毒邪所致, 證見全身皮膚發紅或呈暗紅色, 皮膚溫度高, 鱗屑多, 發熱口渴, 大便乾燥, 小便短赤, 舌紅絳, 脈弦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