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生兒會有呼吸暫停的情況出現, 令家長擔憂不已。 新生兒呼吸暫停並非小事, 不容小覷。 那麼到底哪些原因會造成新生兒呼吸暫停呢?那麼有哪些診斷方法呢?新生兒呼吸暫停該怎麼辦呢?家長又應該如何預防新生兒呼吸暫停呢?
什麼是新生兒呼吸暫停?
1、新生兒呼吸暫停的定義
早產兒呼吸暫停若超過了二十秒, 足月生產的孩子呼吸若暫停超過了十五秒就可以視為呼吸暫停;還有一種情況, 儘管呼吸暫停的時間沒有超過規定時間, 但是孩子心跳變慢了, 皮膚發白或者發紫, 而且肌肉也會減少張力,
2、週期性呼吸
但是如果孩子呼吸暫停只有五到十秒, 而且沒有心跳變慢、皮膚發白或發紫之類的情況, 那麼就被成為週期性呼吸。
週期性呼吸是無大礙的, 因為呼吸暫停的時間不長, 不會對氣體交換造成影響。 而呼吸暫停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就會造成缺氧時間過長, 損傷孩子的大腦, 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而早產兒得病的幾率比較大。
3、呼吸暫停的種類
如果孩子在出生後一天時間內出現了呼吸暫停的現象, 那麼孩子患上敗血症的幾率就會很大;如果出生後三到七天內呼吸出現了暫停, 並且是早產出生的孩子, 在確定沒有其他疾病的情況下, 可以確診為原發性的呼吸暫停。
足月出生的孩子如果出現呼吸暫停, 那麼可以確定是症狀性呼吸暫停。 容易發生呼吸暫停的孩子需要住進重症監護室, 因為僅僅依靠臨床的診斷是不夠的, 需要借助監護儀來監護孩子。
近幾年的一些資料說明, 如果僅僅使用心肺監護儀, 只能發現孩子是不是患上了中樞性呼吸暫, 因此需要配合醫生做好多方面檢查。
新生兒呼吸暫停的症狀:
新生兒呼吸暫停是指早產兒呼吸停止超過20秒, 足月小兒呼吸停止超過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過15-20秒, 但伴有心跳減慢, 皮膚青紫或蒼白, 肌肉張力減低。
週期性呼吸是良性的, 因呼吸停止時間短, 故不影響氣體交換。 而呼吸暫停是一種嚴重現象, 如不及時處理, 長時間缺氧, 可引起腦損害, 對將來小兒智力發育是有影響的。 本病早產兒發病率高。
新生兒呼吸道氣流停止≥20秒, 伴或不伴心率減慢或
所有足月兒發生呼吸暫停均為症狀性。 對易發生呼吸暫停的高危兒入ICU, 單靠臨床的嚴重觀察往往不夠, 應用監護儀進行監護能及時診斷呼吸暫停。 近年來一些資料表明單用心肺監護儀僅能發現中樞性呼吸暫停。
引起呼吸暫停的常見原因:
1、 低氧血症
新生兒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征、肺炎、氣胸、肺不張、動脈導管未閉和出生後早期貧血都可造成低氧血症。
2、 異常反射或反射增強
患兒中樞神經系統有產傷史者, 也可能出現呼吸暫停。 新生兒的咽後壁受到吃奶的刺激, 面部神經受冷空氣刺激或室內環境溫度過高時, 均可反射性地抑制呼吸中樞而出現呼吸暫停。
3、 其他
體內代謝紊亂、新生兒有低血鈣、低血糖、酸中毒、低血鈉以及有敗血症、硬腫症時都可出現呼吸暫停。 治療: 首先是要想辦法儘快恢復患兒呼吸。 這裡介紹一種非常簡便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