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處方來源:《傷寒論》

【方劑名稱】小陷胸湯

【拼音】Xiǎo Xiàn Xiōng Tāng

【別名】陷胸湯

【組成】黃連1兩, 半夏半升(洗), 栝樓實大者1枚。

【功效】除膈上結熱。 除痰去熱。 滌胸膈痰熱, 開胸膈氣結。

【主治】小結胸病, 心下按之則痛, 舌苔黃膩, 脈浮滑。 及痰熱互結而成的胸痹, 或痰熱在膈上而致的咳嗽面赤, 胸腹常熱, 脈洪, 苔黃膩。 小結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則痛, 脈浮滑。 時氣結胸, 心下堅, 按之即痛, 其脈沉滑。 傷寒發渴而飲水太過, 成水結胸而發呃。 痰熱塞胸。 痰熱互結而成的胸痹, 及熱痰在膈上所致的咳嗽面赤, 胸腹常熱(唯手足有時覺涼), 脈洪。

【用法用量】上3味,

以水6升, 先煮栝樓, 取3升, 去滓, 納諸藥, 煮取2升, 去滓, 分溫3服。

【臨床應用】

1.傷寒發黃胸腹滿:鄭某, 因患傷寒, 胸腹滿, 面黃如金色。 遂下小陷胸湯, 其病遂良愈。 明日面色改白。

2.胃脘痛:熱邪入裡, 脘痞, 按之痛, 脈浮滑, 此邪結陽分, 擬仲景小陷胸湯。 川黃連、栝樓實、半夏、杏仁、枳實。

3.咳喘(肺心病):王某某, 男, 59歲。 咳逆倚息不得臥, 心悸而氣短, 每日靠狄戈辛維持, 面色黧黑, 大便數日未解, 舌苔白膩根黃, 脈數而時結。 處方:瓜蔞30g(先煎), 半夏9g, 黃連6g。 服兩劑, 大便暢通, 喘咳俱減, 已能平臥。

【各家論述】

1.《醫方考》:黃連能瀉胸中之熱, 半夏能散胸中之結, 栝樓能下胸中之氣。

2.《古今名醫方論》引程扶生:以半夏之辛散之, 黃連之苦瀉之, 栝樓之苦潤滌之, 所以除熱散結於胸中也。

先煮栝樓, 分溫三服, 皆以緩治上之法。

3.《醫宗金鑒》:黃連滌熱, 半夏導飲, 栝樓潤燥下行, 合之以滌胸膈痰熱, 開胸膈氣結, 攻雖不峻, 亦能突圍而入, 故名小陷胸湯。

4.《醫林纂要》:黃連以泄結熱, 半夏以通陰陽, 瓜蔞甘寒潤滑, 以清心肺之熱, 以蕩上焦垢膩。 胸中熱必傷肺, 此實以瓜蔞為君。 熱結未深, 獨在上焦, 未近陽明之分, 則無庸芒消、大黃之下達。 保肺去熱, 潔其膻中, 無使陰陽汗格而已。

5.《寒溫條辨》:黃連用代大黃;半夏用代甘遂;栝樓用代芒消。

6.《成方便讀》:此則因痰熱互結, 未成胃實。 觀其脈浮滑, 知其邪在上焦, 故但以半夏之辛溫散結豁痰, 栝樓之甘寒潤燥滌垢, 黃連之苦寒降火泄熱。 此方以之治

傷寒亦可, 以之治雜病亦可, 即表未解而裡有痰熱者,

皆可兼而用之。

【附注】陷胸湯(《聖惠》卷十五)。

【摘錄】《傷寒論》

小陷胸湯--處方來源: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方劑名稱】小陷胸湯

【處方】半夏(湯泡.五錢) 黃連(二錢) 栝樓實(三錢)

【功能主治】小結胸病, 心下痞滿而軟, 按之則痛, 脈浮滑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 水二鐘, 先煮栝樓至一鐘半, 後入諸藥, 煎至一鐘, 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小陷胸湯--處方來源:《傷寒大白》卷三

【組成】瓜蔞、熟半夏、川連、甘草。

【主治】少陽表裡熱邪, 兼有痰結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