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加味犀角地黃湯

《醫學探驪集》卷四:加味犀角地黃湯

【處方】犀牛角2錢,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5錢, 丹皮2錢,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3錢, 滑石4錢, 酒黃芩的功效與作用5錢, 炒梔子4錢, 竹葉1錢, 木通3錢。

【功能主治】鼻衄。

【用法用量】水煎, 溫服, 再以複元散聞之。

【各家論述】犀角地黃湯已是寒涼之品, 又加梔子清上焦之熱, 酒芩清血中之熱, 滑石清六腑之熱, 木通、竹葉引諸熱從小便出, 熱去血不妄行, 而鼻衄自止矣。

【摘錄】《醫學探驪集》卷四

《傷寒全生集》卷三:加味犀角地黃湯

【處方】犀角、牡丹皮、生地、大黃、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陽證將解, 衄血不盡,

或陽熱已深, 吐血不盡, 留在上焦, 為痰血結胸, 手不可近, 但漱水不欲咽, 喜忘如狂, 大便黑, 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水煎, 溫服。

如血未下, 加桃仁的功效與作用、紅花的功效與作用、枳實。

【摘錄】《傷寒全生集》卷三

《傷寒六書》卷三:加味犀角地黃湯

【處方】犀角(磨, 無以升麻代), 生地黃1錢5分, 芍藥6分, 桔梗6分,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6分,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6分,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分, 紅花3分, 牡丹皮(去骨)8分。

【功能主治】傷寒煩躁, 漱水不下嚥, 屬上焦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方中犀角用量原缺。

【摘錄】《傷寒六書》卷三

《顧氏醫徑》卷四:加味犀角地黃湯

【處方】犀角、生地、白芍、丹皮、枳殼、黃芩、桔梗、陳皮、百草霜、香附的功效與作用、甘草。

【功能主治】血熱傷絡, 亂其常度, 逆行而吐,

或鼻衄常出, 形成倒經。

【摘錄】《顧氏醫徑》卷四

《治疹全書》卷中:加味犀角地黃湯

【處方】生地、丹皮、白芍、連翹、丹參、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川連、柴胡的功效與作用、牛蒡。

【功能主治】疹毒熱甚, 口鼻出血, 目赤胬障, 嘔吐蛔蟲, 煩躁口渴, 口瘡牙疳, 狂亂譫語, 大便秘結, 便血糞黑者。

【用法用量】上藥先煎去滓, 再以水磨犀角汁入藥煎1沸, 溫服。

【摘錄】《治疹全書》卷中

《痘疹仁端錄》卷九:加味犀角地黃湯

【處方】犀角、牛子、荊芥、甘草、防風、升麻、桔梗、麥冬、生地、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壯熱, 口疳。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九

《理虛元鑒》卷下:加味犀角地黃湯

【處方】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蒲黃。

【功能主治】虛勞內熱, 痰中夾血。

【用法用量】加燈心30寸,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1大張, 煎湯代水。

【摘錄】《理虛元鑒》卷下

《醫便》卷三:加味犀角地黃湯

【處方】犀角(鎊)、生地黃、芍藥、牡丹皮、麥門冬、黑山梔仁(炒黑, 韭菜根自然汁吃透)各等分。

【功能主治】火載血上, 錯經妄行, 吐血、嘔血、衄血。

【用法用量】每服5錢, 水1鐘半, 煎7分, 溫服。

【摘錄】《醫便》卷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