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周圍型怎麼治療?不少周圍性面癱患者有這樣的疑問, 周圍性面癱是指特發性面神經麻痹, 又稱貝耳麻痹, 是指原因不明, 急性發病的單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系常見病, 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周圍性面癱的表現和治療。
臨床表現: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男性略多。 通常急性起病, 於數小時或1~2天內達高峰。 病初可有下頜角或耳後疼痛。 主要症狀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 額紋消失, 不能皺眉, 眼裂閉合不全, 試閉眼時, 癱瘓側眼球向上外方轉動, 露出白色鞏膜, 稱貝耳現象。 病側鼻唇溝變淺, 口角下垂,
指導意見:面癱的治療, 中樞性麻痹應針對病因, 周圍性麻痹應根據病程的早晚採取相應的措施。 周圍性麻痹的早期治療, 目的在於設法恢復神經的功能, 方法包括:針灸, 減壓術, 神經吻合術, 神經移植或神經交叉吻合術和神經搭橋術等。 周圍性麻痹的後期治療, 目的在於設法糾正畸形和改善功能, 用於經早期治療後, 常時間隨診觀察, 恢復不滿意, 或確認恢復無望的病例。 後期整形手術有靜力支持和動力支持兩種方法, 畸形程度嚴重者, 尚需配合輔助性手術,
⑴ 靜力支持法:利用植入皮下的強韌筋膜條, 牽緊癱瘓部位, 以達到頦面兩側在靜力狀態下的平衡對稱, 使畸形得到改善, 但無自主表情活動。 此型手術簡便易行, 效果也較可靠, 故一般較常採用, 名為筋膜條懸吊術。
⑵ 動力支援法:利用肌肉的轉移和移植, 不僅能達到靜力狀態下的平衡, 並能恢復一定的自主表情能力。 有肌瓣, 肌瓣筋膜條, 骨骼肌等的轉移和移植等手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