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尿布皮炎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尿布皮炎(diaper dermatitis)又稱臀部紅斑(erythema glutealis), 為嬰兒肛門周圍及臀部等尿布遮蓋部位發生的接觸性皮炎, 本病與中醫的“淹尻瘡”, “猴子疳”相似, 如《外科啟玄》淹尻瘡記載:“月子乳孩繃縛手足頤下頰肢窩腿內濕熱之氣, 常皆淹成瘡”。 又如《外科證治全書》猴子疳記載:“是證小兒多得之, 從肛門或陰囊邊紅暈爛起, 漸至皮膚”。 尿布洗滌不淨, 殘留尿漬及糞便易被腐物寄生菌分解而產生氨類物質刺激皮膚而引起。 可能與其他細菌有關, 如金黃色葡萄球菌, 實驗發現尿液放置18h, 可以引起尿布皮炎, 而新鮮尿液則不發生。 那麼, 尿布皮炎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臨床皮膚檢查:

皮損常局限於接觸尿布的部位, 如臀部凸隆部外☆禁☆陰部、下腹和股內側等部。 其範圍與尿布遮蓋部位相當。 皮損初發為輕度潮紅、腫脹, 逐漸可出現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等, 病損境界清楚。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C-反應蛋白、血沉, 可見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高, 中性粒細胞增高顯著, ESR可增快。

尿布皮炎需做的檢查項目:

1、皮膚塗片顯微鏡檢查

皮膚塗片顯微鏡檢查是檢查血、尿、腦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 是否有細菌的存在的一種檢查方法。 可診斷鏈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桿菌、麻風桿菌、結核桿菌、各種真菌感染、阿米巴、黑熱病、絲蟲病、疥瘡、蟎蟲等所致之皮膚病。

2、塗片

塗片是檢測血液中或者組織中的包括淋球菌、新型隱球菌、梅毒螺旋體、白喉棒狀桿菌等病原體的一種檢查方法。

3、便常規

便常規檢驗可以瞭解消化道有無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 及早發現胃腸炎、肝病, 還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的診斷篩查。 便常規化驗包括檢驗糞便中有無紅血球和白血球、細菌敏感試驗、潛血試驗(OB) 以及查蟲卵等。 便常規檢查對於判斷人體健康狀況是必要的檢查項目。

4、尿液分析

尿檢也叫尿液分析(uninalyoio)定義為目測、理學、化學、顯微鏡及儀器, 對尿液進行分析, 以達到對泌尿、迴圈、肝、膽、內分泌等疾病進行預防、診斷療效觀察及預後判斷等目的。 尿常規檢查是健康體檢中的必查項目, 它是尿液分析一般過篩項目, 包括顏色、混濁度、幹化學試帶十一項及沉渣顯微鏡檢查。

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相應的病徵。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