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 在現在的生活中並不是很陌生了。 患者在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之前應找到導致帕金森的病因, 才能更好的幫助朋友們恢復健康, 更好的享受自己的生活。 使用藥物一定需要我們查出病因對症下藥。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瞭解一下有關於老人帕金森用藥問題。
左旋多巴類藥物是目前治療帕金森病的基礎用藥, 自1968年被應用以來, 它對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 包括震顫、僵直、運動減少和緩慢等症狀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然而,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 一些因未能合理地、長期使用左旋多巴類藥物,
“劑末現象”。
藥效維持時間越來越短, 最初可以維持34小時, 慢慢地, 只能管2個小時, 在用藥的後期, 帕金森病的症狀會出現惡化。 這種現象占全部用藥者的6。 54%。
“開關”現象。
部分病人在服用左旋多巴後期出現症狀波動, 與服藥時間和劑量無關, 一天中可反復交替出現多次。 這種變化速度可以非常快, 並且不可預測。 病人形容病情的變化就像是電源的開、關一樣, 所以臨床上形象地稱其為“開關現象”。
“異動症”。
表現為一種舞蹈樣、手足徐動樣或簡單重複的不自主動作, 常見於面部肌肉, 頸、背和肢體亦可出現。 這種不自主動作幅度可以很大,
新一代治療藥物, 如非麥角類多巴胺能受體激動劑等, 由於藥物半衰期較長, 對多巴胺受體的脈衝式刺激轉為持續性刺激;很少與其他藥物有反應, 安全性好;還具有保護神經的作用。 這類新藥不僅能像左旋多巴製劑一樣, 可以明顯地改善震顫、肌僵硬等症狀, 更能有效地預防和改善左旋多巴導致的上述併發症, 也能改善抑鬱症狀。 既可單獨應用, 也可與左旋多巴類製劑聯合應用, 使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品質有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