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管性高血壓
引起血壓增高的血管病變常見的有主動脈縮窄、大動脈炎和動脈粥樣硬化等。 主動脈縮窄病人的上肢血壓明顯升高, 而下肢血壓低, 甚至無血壓。 大動脈炎多發於年輕女性, 它常累及身體一側的動脈, 測血壓時可發現兩上肢血壓明顯不同, 一側多異常升高, 另一側低, 甚至測不出。 大動脈炎也可累及腎動脈, 導致腎動脈狹窄。 老年人常見的動脈粥樣硬化也可引起兩上肢血壓明顯不同。
腎性高血壓為最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 它是由於腎臟血管或腎臟實質的病變引起的高血壓。
高血壓。 引起高血的常見腎實質性病變包括腎炎、慢性腎孟腎炎、腎核、全身性疾病加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腎臟損害等。 有腎臟實質性病變的病人除了在臨床上有高血壓之外, 常在檢查尿液時, 可發現有蛋白、白細胞或紅細胞等異常。
3.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征)
孕婦血壓增高大致有三種情況:
①孕前已有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 稱為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
②孕期出現高血壓, 分娩後3個月內血壓恢復正常, 即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③孕前已存在高血壓;妊娠後血壓增高加重, 稱妊娠前高血狀況並妊高征。
妊高征的診斷一般不困難。 妊局征病人多有水腫,
4.腎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壓
腎臟上萬的小腺體——腎上腺的增生或腫瘤也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腎上腺的外面為皮質, 中間為筋質。 腎上腺皮質的增生或腫瘤主要引起兩種病一一柯興綜合征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柯興綜合征的病人的腎上腺皮質過多分泌一種稱為糖皮質激素的物質。
病人除有高血壓外, 常有向心性肥胖, 四肢肌肉消瘦, 面似滿月(稱滿月臉, 面紅(多血質), 腹部和大腿內側出現紫紋, 皮膚痤瘡, 體毛增多、增粗, 女性月經失調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
因其他疾病菌長期服用強的松、地塞米松等藥物治療的病人也會出現上述一組臨床表現。
在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的物質是醛固酮。 醛固酮過多使大量水和鈉瀦留體內, 而使鉀從尿中的排出增多。
病人除有血壓升高外, 查血時會發現高血鈉和低血鉀, 檢查尿液, 尿中鉀含量增高, 而從尿中排出的鈉少於飲食中攝入的鈉。 病人由於低血鉀而出現乏力、肌肉無力、間歇性麻痹和抽搐。 夜尿多也為常見症狀。
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腎上腺髓質疾病為嗜鉻細胞瘤。 腎上腺髓質間歇或持續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
這兩種物質可使心率加快, 血管收縮, 使病人的血壓發作性或持續性增高, 常見的三個症狀為發作性的劇烈頭痛、出汗、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