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瞭解新生兒的發育特徵

呼吸系統:新生兒在生後1分鐘內就開始第一次呼吸。 因肋間肌薄弱, 主要依靠膈肌呼吸, 因此, 以腹式呼吸為主。 呼吸運動較淺表, 頻率較快, 正常約每分鐘40次。

心血管系統:新生兒心率波動較大, 安靜睡眠時可降至90~100次/分, 而哭鬧時可達160~180次/分。 新生兒血流多集中於軀幹和內臟, 而四肢較少, 因此, 有時肢體易發冷, 手指和腳趾末端的顏色可稍稍發紫。 有的新生兒於生後最初內天內可聽到心臟雜音, 可能與動脈導管暫時未閉有關, 雜音一般在一周之內消失。 如果心臟雜音持續存在, 應該做進一步檢查, 以排除先天性心臟病。

泌尿系統:大多數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生後2小時內排尿, 99%的新生兒於生後48小時內排尿。 但由於腎小球和腎小管的功能還未發育完善, 只能適應一般正常的代謝負擔。 當餵養不當時, 如用較濃的乳方(奶夥加水的比例不對)餵養或輸液不合理等, 均可引起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 應加以重視。

消化系統:出生後一般吞咽功能完善。 因新生兒消化道的面積相對較大, 能適應較大量流質食物的消化吸收。 但食道下部的括約肌關閉不全, 易發生溢乳(漾奶)。 新生兒消化蛋白質和人乳脂肪的能力較好, 但缺乏胰演粉酶, 要到生後3~4個月才能達到成人水準, 因此, 不宜過早加澱粉類食物, 如米粉、麵糊等。 嬰兒生後10~12小時內開始排墨綠色胎便,

絕大多數嬰兒在生後24小時內排胎便, 3~4天后轉為正常新生兒大便。 人乳餵養兒的大便為金黃色, 糊狀, 每日排便1~4次。 牛乳餵養兒的大便為淡黃色, 呈均勻硬膏狀, 每日排便1~2次。 如果生後24小時還未排胎便, 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排除消化道畸形。

體溫調節: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 皮下脂肪薄而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容易散熱, 因此應注意保暖;室溫過高或包裹過多時, 又可引起新生兒發熱、脫水, 稱“脫水熱”。

肝臟的酶系統: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 對多種藥物的代謝率較慢, 藥物半衰期(血液中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時間)延長, 易引起藥物的蓄積中毒。 因此, 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新生兒用藥。

此外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亦不完全, 可發生生理性黃疸。

代謝:新生兒糖原儲備不多, 正常新生兒的血糖只有40~50mg/dl(成為為80~12mg/dl)。 因此, 應及早開奶, 防止發生低血糖。

血液系統:新生兒血容量平均為每公斤體重85毫升, 但如果結紮臍帶延遲可引起新生兒血容量增加, 導致紅細胞增多症及血液粘稠。 初生時的血紅蛋白可達150~230克/升, 生後一周內逐漸下降, 至生後2~3個月時血紅蛋白降至100~110克/升, 稱為生理性貧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