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琥珀

琥珀

別名:血琥珀、血珀、紅琥珀、光珀。

性味:甘, 平。

歸經:入心、肝、小腸經。

入藥部位:某些松科植物的樹脂, 埋於地層年久而成的化石樣物質。

形態特徵:不規則塊狀、顆粒狀或多角形, 大小不一。 血紅色、黃棕色或暗棕色, 近於透明。 質鬆脆, 斷面平滑, 具玻璃樣光澤, 撚之即成粉末。 無臭, 味淡, 嚼之易碎無沙感。 不溶于水, 燃燒易熔, 並爆炸有聲、冒白煙, 微有松香氣。

琥珀的用法用量

用法:0.5~1錢, 多入丸、散劑服。

炮製:揀淨雜質, 用時搗碎研成細粉。

琥珀的功效作用

功效:鎮靜, 利尿, 活血。

主治:用於驚風, 癲癇, 心悸, 失眠, 小便不利, 尿痛,

尿血, 閉經。

琥珀的禁忌

陰虛內熱及無瘀滯者忌服。

《本草經疏》:“凡陰虛內熱, 火炎水涸, 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強利之, 利之則愈損其陰。 ”

琥珀的配伍

①治小兒諸驚, 四時感冒, 風寒溫疫邪熱, 致煩躁不寧, 痰嗽氣急及瘡疹欲出發搐:真琥珀、天竺黃、檀香、人參、白茯苓各一兩半, 粉草三兩, 枳殼(麩炒)、枳實(麩炒)二昧各一兩, 水飛朱砂五兩, 山藥一斤(銼作小塊, 慢火炒令熱透), 膽南星一兩, 金箔百片(去護紙, 取見成藥一兩, 同在乳缽內極細杵, 仍和勻前藥末用)。 前十二味, 除朱砂、金箔不入研, 內餘十味, 檀香不過火外, 九味或曬或焙, 同研為末, 和勻, 朱砂、金箔每一兩重, 取新汲井水一兩, 重入乳缽內略杵勻, 隨手丸如綠豆大一粒, 陰乾。 用蔥湯化服,

百日內嬰兒每丸分三次投, 二歲以上者止一丸或二丸。 (《活幼心書》琥珀抱龍丸)

②治天吊驚風發搐:琥珀末一分, 真珠末一分, 朱砂末半分, 鉛霜半分, 赤芍藥末一分半。 上拌勻, 每服一字, 煎金、銀、薄荷湯調下, 無時。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琥珀散)

③治小兒胎驚:琥珀、防風各一錢, 朱砂半錢。 為末, 豬乳調一字, 入口中。 (《仁齋直指方》)

④治小兒胎癇:琥珀、朱砂各少許, 全蠍一枚。 為末, 麥門冬湯調一字服。 (《仁齋直指方》)

⑤治健忘恍惚, 神虛不寐:琥珀、羚羊角、人參、白茯神、遠志(制)、甘草等分。 上為細末, 豬心血和煉蜜丸, 芡實大, 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 燈心湯嚼下。 (《景嶽全書》琥珀多寐丸)

⑥治病後虛煩不睡:琥珀、真珠、生地、甘草各一錢, 當歸、黃連各三錢, 朱砂二錢。 上為末,

米糊丸, 如粟米大。 每服三十丸, 食後, 麥門冬湯下。 (《活人心統》琥珀安神丸)

⑦治心經之火, 移於小腸, 溲溺淋濁或澀或痛:琥珀一錢, 天冬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生地五錢, 丹參二錢, 丹皮二錢, 赤芍、木通各一錢, 甘草梢五分, 淡竹葉二十張, 燈心三尺。 (《醫醇剩義》琥珀導赤湯)

⑧治心經蓄熱, 小便赤澀不通, 淋瀝作痛:琥珀為細末, 每服半錢, 濃煎萱草根調下, 食前。 (《楊氏家藏方》忘憂散)

⑨治小便尿血:琥珀為末, 每服二錢, 燈芯湯下。 (《仁齋直指方》)

⑩治婦人月候不通:琥珀一兩(細研, 以醋三升熬如膏), 虻蟲半兩(去翅足, 炒黃), 水蛭半兩(炒黃), 肉桂三兩(去皺皮), 桃仁一兩(去皮、尖、雙仁, 別研, 生用), 川大黃三兩(生用)。 上藥搗羅為末, 以琥珀膏和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

(《聖惠方》琥珀煎丸)

⑾治經水或前或後或血崩及瘀血死胎, 並養胎, 鎮心安神:琥珀、乳香、沒藥、辰砂各一錢三分, 麝香少許。 各研細, 燈心湯為丸, 芡實大。 每服一丸, 如腹痛, 薑汁、童便、酒沖下。 (《女科萬金方》琥珀丸)

⑿治產後惡露不下, 氣攻心腹, 煩悶刺痛:琥珀、薑黃、牛膝(酒浸, 切, 焙)、虎杖、牡丹皮各半兩, 當歸(切, 焙)、生幹地黃(焙)、桂(去粗皮)、桃仁(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各三分, 大黃(銼, 焙)一兩, 虻蟲(去翅、足, 炒黃)一分, 芒硝一兩。 上十二味, 粗搗篩。 每服二錢匕, 水一盞, 煎取七分, 去滓溫服。 (《聖濟總錄》琥珀湯)

⒀止血生肌, 鎮心明目, 破癥瘕氣塊, 產後血暈悶絕, 兒枕痛:琥珀一兩, 鱉甲一兩, 京三棱一兩, 延胡索半兩, 沒藥半兩, 大黃六銖。 熬搗為散, 空心酒服三錢匕,

日再服。 (《海藥本草》)

⒁治癰疽發背, 已成未膿之際, 恐毒氣不能外出, 必致內攻, 預服此丸, 護膜護心, 亦且散血解毒:白礬一兩二錢, 雄黃一錢二分, 琥珀一錢(另研極細), 朱砂一錢二分, 黃蠟一兩, 蜂蜜二錢臨入。 上四味, 先研極細, 另將蜜、蠟銅杓內溶化, 離火片時, 候蠟四邊稍凝時, 方入上藥攪勻, 共成一塊, 以一人將藥火上微烘, 眾手急丸, 小綠豆大, 用朱砂為衣, 磁罐收貯。 每服二、三十丸, 白湯食後送下, 病甚者早晚日進二次。 (《外科正宗》琥珀蠟礬丸)

⒂治從高墜下, 有瘀血在內:刮琥珀屑, 酒服方寸匕, 或入蒲黃三、二匕, 日服四、五次。 (《外台秘要方》)

琥珀的各家論述

①《本草衍義補遺》:“琥珀屬陽, 今古方用為利小便, 以燥脾土有功, 脾能運化, 肺氣下降, 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反致其燥結之苦。”

②《本草經疏》:“琥珀,專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此藥畢竟是消磨滲利之性,不利虛入。大都從辛溫藥則行血破血,從淡滲藥則利竅行水,從金石鎮墜藥則鎮心安神。”

③《本經逢原》:“琥珀,消磨滲利之性,非血結膀胱者不可誤投。和大黃、鱉甲作散,酒下方寸匕,治婦人腹內惡血,血盡則止。血結腫脹,腹大如鼓,而小便不通者,須兼沉香輩破氣藥用之。又研細敷金瘡,則無瘢痕,亦散血消瘀之驗。”

雲母石 猴頭菌 白石英 對蝦殼 兔毛蒿 豬心 甘木通 廣棗 龍齒 朱砂 龍骨 磁石 首烏藤 合歡花 百合 合歡皮 石蓮子 遠志 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反致其燥結之苦。”

②《本草經疏》:“琥珀,專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此藥畢竟是消磨滲利之性,不利虛入。大都從辛溫藥則行血破血,從淡滲藥則利竅行水,從金石鎮墜藥則鎮心安神。”

③《本經逢原》:“琥珀,消磨滲利之性,非血結膀胱者不可誤投。和大黃、鱉甲作散,酒下方寸匕,治婦人腹內惡血,血盡則止。血結腫脹,腹大如鼓,而小便不通者,須兼沉香輩破氣藥用之。又研細敷金瘡,則無瘢痕,亦散血消瘀之驗。”

雲母石 猴頭菌 白石英 對蝦殼 兔毛蒿 豬心 甘木通 廣棗 龍齒 朱砂 龍骨 磁石 首烏藤 合歡花 百合 合歡皮 石蓮子 遠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