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中醫藥辨證分期治療膽囊癌

中藥治療疾病多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 對於膽囊癌也不例外, 對於早期和中晚期膽囊癌患者分別依據不同的施治原則。

膽囊癌早期, 症狀體征不明顯, 基本屬於無證可辨階段, 中醫治療多以辨病施治為主。 由於膽囊癌雖在膽囊, 但與肝、脾、胃關係極為密切, 臨床診治, 以疏肝利膽、健脾和胃為基本治法。 可選用小柴胡湯、六君子東加減。 在此基礎上, 可酌情加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蚤休、土茯苓、八月禮、山豆根、蛇毒、龍葵、雷公藤、野葡萄根、虎杖等具有抗癌作用的藥物。

膽囊癌中晚期, 臨床表現多樣, 以脅痛為主者,

多表現為右脅部持續性隱痛或脹痛, 且逐漸加重, 患者日漸消瘦, 多屬氣滯血瘀, 辨證要點為平素情志抑鬱或易怒, 右脅脹痛或絞痛, 牽及肩背, 肝區有腫塊, 口苦食少, 大便秘結, 舌紅有瘀斑, 苔黃, 脈弦, 治法以疏肝利膽、理氣活血為主, 可選用血府逐瘀東加減;以黃疸為主要表現者, 多因癌腫增大影響膽管排泄而發生, 可與疼痛相伴, 辨證要點為皮膚鞏膜黃染, 口幹口苦食少, 尿黃, 胃脘脹痛, 舌紅苔黃膩, 治法以清化濕熱、利膽退黃為主, 方用茵陳蒿東加減;以症積為主要變現者, 多因怒氣傷肝, 憂思傷脾, 致氣血痰濕互結而成症積, 辨證要點有右脅部捫及腫塊, 質地堅硬, 活動度差, 按之疼痛, 治法當以疏肝利膽、開鬱散結為主,
方用大黃蟄蟲丸、鱉甲煎丸加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