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是常見的一種疾病, 寶寶抵抗力較差, 也容易出現口腔潰瘍的情況, 患了口腔潰瘍, 嘴巴會很疼的, 也會影響到寶寶的進食, 下面我們看看寶寶口腔潰瘍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口腔潰瘍的原因
1、口瘡。 屬於比較常見的口腔潰瘍的原因, 但病因不一。 有的是因為口腔黏膜有不明顯的傷口造成的, 有的是因為壓力過大造成的, 還有的是因為食物中缺少維生素B。 初期口腔黏膜會有灼燒感, 接著會發紅, 並形成許多小潰瘍, 相當疼痛。 常見部位在舌側黏膜、口腔底部和舌頭部位。
2、藥物過敏。 特殊體質的寶寶可能會因為藥物或感染等不明原因,
3、手足口病。 這種病也有與皰疹性口炎相類似的症狀, 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 具有流行性。 患病後口腔損害遍佈於唇, 頰、舌、齶等處, 為很多小水皰, 極易破裂, 破後形成多個小潰瘍, 除口腔部位外, 在手掌、足底、臀部皮膚上亦可出現分散的小水皰, 所以稱之為手足口病。
4、外傷。 凡是燙傷、刺傷、誤食有腐蝕性的東西等, 都會引起口腔黏膜受傷, 繼而引發潰瘍。
寶寶口腔潰瘍食療方法
生地青梅飲
配方 生地15克, 石斛10克, 甘草2克, 青梅30克。
制法 將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適量, 同煮20分鐘,
功效 養陰清熱, 降火斂瘡。
用法 每日1劑, 分2~3次飲服, 可連用數日。
生地蓮心湯
配方 生地9克, 蓮子心6克, 甘草6克。
制法 三者加水, 一同煎煮, 去渣取汁。
功效 養陰清熱。
用法 每日1劑, 連用數日。
竹葉通草綠豆粥
配方: 淡竹葉10克, 通草誣克, 甘草1.5克, 綠豆30克, 粳米150克。
制法: 將淡竹葉、通草、甘草剁碎裝入紗布袋, 與綠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鐘, 以文火煮製成粥。
功效: 清熱瀉火, 解毒斂瘡。
用法: 早晚分食。
蓮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15克, 甘草2克, 綠茶葉5克。
制法: 將上物一併放入茶杯內, 沖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泄熱。
用法: 代茶頻飲。
蘋果療法
取1個蘋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內, 加入冷水(沒過要煮的蘋果或梨)加熱至沸, 待其稍涼後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
蜂蜜療法
將口腔洗漱乾淨, 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塗於潰瘍面上, 塗擦後暫不要飲食。 15分鐘左右, 可把蜂蜜連口水一起咽下, 再繼續塗擦, 一天可重複塗擦數遍。
蘿蔔藕汁
取生蘿蔔2只, 鮮藕一段洗淨搗爛絞汁去渣, 用汁含漱, 每日3次, 連用4天可見效。
維生素E
用針刺破維生素E膠丸, 將藥液擠出塗於口腔潰瘍處, 保留1分鐘, 每日用藥4次, 於飯後及睡覺前用, 一般3天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