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治療血小板減少的思路

中醫認為血小板減少是一種出血性疾病, 發病以中、青年居多。 中醫學雖無此病名, 但史書上早有此病諸症記述, 屬中醫學的“血證”、“葡萄疫”、“溫病發斑”、“血瘀發斑”等範疇。 歷代中醫文獻較詳盡的記載了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急、慢型)、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的病因、病機、病症的機轉與變化, 給有效的治療該病症奠定了理論基礎。

中醫治療血小板減少的思路與方法

A、急治其標, 血小板減少, 在急性發作期, 出血嚴重, 大塊的紫癜相互融合成片, 除能看到的大面積、多部位的紫癜外, 尚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 最常見的鼻衄、齒衄、更為嚴重者,

常伴有內臟的出血, 如腎臟出血(尿血)、消化道出血(吐血、便血)、肺出血(咯血)、顱內出血(目衄)等。 病情兇險, 惡化迅速, 有不少人死於出血(約 5% )。 此時, 急治其標,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

B、緩治其本, 血小板減少病人, 急性出血期過後, 進入慢性期, 此期除需針對性治標外, 更主要的是治其本, 對因治療, 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病人的慢性型, 以氣虛、脾虛、腎虛、血瘀為主, 要區別不同情況, 治療要有所側重。

C、標本同治, 血小板減少病人, 在穩定期時, 時有紫癜, 但紫癜不多不重, 遷延不日久未愈(往往兩年以上), 除紫癜反復發作外, 尚有乏力、腰酸、心煩、齒齦流血。 此時可標本兼治。

D、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中醫學的治病以宏觀辨證為主,

現代醫學的診治以微觀診察為主, 各有所長, 亦各有不足, 辨證與辨病結合, 可取長補短, 揚長補短。 辨證治療血小板減少, 無論哪一型, 均可酌加有提升血小板作用 , 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