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骨折治療的功能鍛煉

傳統醫學把骨折的癒合過程概括為:“瘀去、新生、骨合”三個階段。 認為:“血不活則瘀不能去, 瘀不去則新不能生, 新不生則骨不得合。 ”更認為骨折後應絕對固定, 但絕對固定存在骨折癒合慢與差的弊病, 針對這一缺陷, 提出並強調骨折治療中練功的重要性, 即骨折應在動中癒合。 通過在科學方法指導下的功能鍛煉, 使骨折斷端獲得增大肌肉的“穩固分量”, 提高骨的生理載荷及生理應力, 來改善骨折斷端的血運, 從而加速骨折的愈合速度和品質。

功能鍛煉以主動活動為主, 被動活動為輔。 早期功能鍛煉的目的是促進腫脹消退、防止肌肉萎縮、預防關節粘連,

主要是使患肢肌肉收縮;中期功能鍛煉的目的是加強去瘀生新、合營續骨的能力, 防止局部肌肉萎縮, 關節僵硬以及全身的併發症。 主要是進行主動性的關節屈伸活動, 適當做被動活動, 先做單一關節的屈伸活動, 而後慢慢地做幾個關節的協同鍛煉。 骨折後期的功能鍛煉目的是為了傷肢肌力和關節功能儘快恢復, 達到筋骨強勁, 關節滑利。 因此, 骨折在動中癒合非常重要。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氣血周流於全身而無處不到, 凡創傷必傷及氣血。 因此, 骨折後期的康復鍛煉對促進局部氣血的運行及骨折癒合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骨折的癒合和肢體功能的康復,

是一個較長的治療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合理的貫徹一個“動”字, 是縮短骨折治療時間和促進骨折治療時間和促進肢體功能康復的關鍵。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