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皮膚癌的治療, 早在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已列專病討論, 後來又歷經幾千年的不斷完善, 形成了內服與外治相結合的治療方法, 隨著近現代中醫在臨床上大量實踐與實驗, 總結出了不少治療皮膚癌的中藥偏方, 針對皮膚癌的病因、病症, 有相應的中藥外用方法, 以緩解症狀並達到治癒的目的, 具有消腫功效的方法有以下幾個:
方1
原料:樟丹30克, 乳香10克。
制法:二者按比例混合, 共研細末, 外用。
用法:臨用前以麻油調製成糊狀, 塗敷於癌腫患處, 每日1次。
功效:活血消腫, 適用於皮膚癌。
方2
原料:麻油500克,
制法:麻油煮沸, 將小鯽魚投入油中, 熬至魚枯後, 去渣過濾, 加黃蠟適量待其熔化後離火, 冷凝即成軟膏。
用法:將其塗在紙上或布上貼敷患處, 每日更換1次。
功效:利水消腫, 適用於皮膚癌。
方3
原料:血竭、紫草根各30克, 水蛭、山甲、地鱉蟲各15克, 松香120~150克, 麝香、蓖麻子各適量。
制法:先將紫草根用麻油炸成紫草油, 再將水蛭炒炭及山甲炒焦後, 共研細末。 血竭、地鱉蟲、松香亦研成細粉, 加入蓖麻子同放鍋加熱熔化, 趁熱攤塗於牛皮紙或布面上, 待用。
用法:貼敷於癌腫創面。 每週換藥2次, 麝香可撒於膏藥上使用。
功效:破血逐瘀, 解毒消腫, 適用於皮膚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