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血小板減少與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簡稱再障, 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障礙性疾病, 主要表現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或衰竭, 全血細胞減少, 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三大典型症狀。 血小板減少是再生障礙性貧血最早出現的外周血變化, 也是治療後恢復最慢的血細胞。 再生障礙性貧血作為一種嚴重的骨髓性疾病, 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常較嚴重, 血小板一般在50×109/L以下, 常可導致出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早期先表現為一系減少, 常常是血小板減少, 隨著病程發展繼而出現兩系或三系血細胞減少。 再障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骨髓造血障礙引起血小板生成減少,

因此在血塗片中看不到異常血小板, 網織血小板也不會上升, 肝脾一般不大, 這些表現與血小板消耗或損害增多引起的血小板減少不同。 再障的骨髓活檢可看到造血組織減少, 細胞比例下降, 增生降低, 甚至出現骨髓纖維化的表現, 骨髓中不易找到具有生產血小板功能的巨核細胞。

再障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的治療首先應該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治療方法包括應用雄激素、免疫抑制劑、造血細胞因數等藥物治療, 骨髓移植, 中醫藥治療等。 治療常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因此對於血小板嚴重減少, 出血傾向明顯的患者, 只能靠輸注血小板來預防出血, 一般以血小板計數在10~20×109/L,

作為輸注血小板的指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