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鼻咽癌多屬本虛標實之證, 本虛以氣虛、陰虛、血虛為主, 標實以痰濁、毒熱、瘀血為患, 因此縱觀各家辨證分型, 實證者不外乎風熱、熱毒、痰熱、痰濕、血瘀, 虛證者多為陰虛、血虛、氣虛、氣陰兩虛及陰陽兩虛。 根據病機, 治療常以清熱解毒、化痰祛瘀、軟堅散結、益氣養陰為大法。
1、肺熱上壅型
肺熱上壅型, 用清熱瀉肺法, 常選用石上柏、山豆根、山慈菇、天葵、野菊花、金銀花、白花蛇舌草、蛇莓、魚腥草、龍葵、臭牡丹、草河車、夏枯草、板藍根等藥;
2、痰濕鬱滯型
痰濕鬱滯型, 用除痰祛濕法, 常選用半夏、廣皮、南星、海蛤粉、茯苓、苡米、僵蠶、牡蠣、石菖蒲、郁金、藿香等藥;
3、陰虛生熱型
陰虛生熱型, 用養陰生津法, 常選用生地黃、丹皮、紫草、天冬、知母、花粉、玄參、白芍、女貞子等藥;
4、氣血兩虧型
氣血兩虧型, 用雙補氣血法, 常選用黃芪、當歸、黨參、白術、紅棗、黃精、扁豆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