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早期發現微小胃癌和小胃癌, 要建立普查制度。 胃透視、內窺鏡檢查和活檢是胃癌診斷的三個主要手段。
普查可取40歲以上高危人群為主要對象, 方法為口服鋇劑和發泡劑後進行胃的氣鋇雙重造影, 每人攝縮影片6~9張。
凡普查時發現可疑患者以及患有前述可疑胃癌症狀者, 進一步做氣鋇雙重造影精密檢查。 檢查前禁食、禁水, 並注射解痙劑, 口服消泡劑後置胃管。 平臥。 經胃管注入濃鋇劑和空氣, 於不同體位觀察攝片:
①仰臥正位, 觀察後壁;
②右側前傾位元, 以充分顯示胃竇後壁;
③俯臥正位, 觀察前壁;
④左側前傾位元, 以充分顯示胃體及小彎後壁;
⑤局部壓迫適於觀察隆起型病變;
⑥立位充盈觀察胃的整體輪廓, 尤其是胃角形態;
⑦食管雙重對比攝片, 以顯示食管和賁門。
此法能發現直徑1cm的早期癌。 粘膜內癌表現為癌區胃粘膜社區和小溝破壞消失, 代之以大小不等的顆粒狀隆起, 粘膜皺襞向癌區集中, 皺襞尖端急劇變細或中斷, 癌性凹陷邊界不鮮明, 蠕動波可通過。 粘膜下癌除上述胃社區和小溝的改變外, 可見向癌區集中的粘膜皺襞尖端呈棍棒狀、結節狀或架橋狀隆起, 癌性凹陷邊緣鮮明, 蠕動波仍可通過 。
現用的纖維胃鏡檢查已幾無盲區, 診斷進展癌並無困難。 在診斷早期癌時, 應注意早期凹陷型癌需與癒合中的良性潰瘍鑒別;在早期表面平坦型癌,
活檢的目的在於從病理組織學上確定有無癌的存在, 一般經內窺鏡檢查同時進行, 準確而恰當的取材是提高診斷率的關鍵。 潰瘍型的標本取自潰瘍邊緣壁內側, 不要取壞死組織;隆起型的標本取自隆起處外側面, 凹陷型在中央取材。
在採取活檢遇有困難的病例, 可在纖維胃鏡的直視下, 用細胞診斷刷摩擦病灶採取細胞。 也可採用洗滌法採取胃脫落細胞, 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