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現夜間頻繁跑廁所,
出現尿頻的現象時,
不要以為是自己水喝多了而不去理會,
這個時候要住進對症治療更為重要。
中醫理論認為,
腎主水,
司開闔,
膀胱貯藏尿液,
故夜間尿多尿頻多責之於腎與膀胱,
實為陽氣虛衰所致。
素體陽虛或年高久病致腎陽不足,
封藏失職,
膀胱失約,
攝納無權;或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陽;或脾陽虛衰不能充養腎陽致脾腎兩虛,
下元溫攝不固,
均會導致夜尿增多。
中醫推薦艾灸穴位治療夜間尿頻症狀。
以脾腎雙補、溫陽固澀為治療原則,
穴取關元、氣海、神闕。
關元、氣海、神闕均是人體要穴。
關元位於臍下3寸處,
系三陰與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
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
現代研究證實,
按揉或震顫刺激關 元穴後,
可通過調節內分泌達到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氣海位於臍下1.5寸,
屬任脈。
凡虛脫、形體羸瘦、疲憊乏力等氣虛病證均可治療。
神闕位於臍 窩正中,
又名臍中,
屬任脈。
經常艾灸這3個穴位,
不但可有效地防治中老年夜尿頻多,
對腹痛腸鳴、水腫、泄痢脫肛、中風脫證等,
亦有獨特療效;同時可使人精神飽滿、體力充沛、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
患者取舒適體位,
仰臥於治療床上,
充分暴露穴位處。
術者右手如持筆寫字狀,
使艾條與局部皮膚成45°角,
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
點燃端的艾頭與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
以局部溫熱、泛紅但不致燙傷皮膚為度。
施溫和灸,
順序是關元、氣海、神闕,
由下向上,
依次每穴15分鐘。
每日一次,
15次一個療程。
注意神闕穴施灸結束後,
一定要用手掌心按捂10餘分鐘,
防止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