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典故話逍遙

逍遙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名方, 書中記載其“治血虛勞倦, 五心煩熱, 肢體疼痛, 頭目昏重, 心忪頰赤, 口燥咽幹, 發熱盜汗, 減食嗜臥, 及血熱相搏, 月水不調, 臍腹脹疼, 寒熱如瘧。 又療室女血弱陰虛, 營衛不和, 痰嗽潮熱, 肌體羸瘦, 漸成骨蒸”。

逍遙散問世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治療產後虛熱的專方, 明代以後其應用不斷得到擴展, 不再是女性專用方了。 逍遙散構方嚴謹, 其主要病機肝鬱與血虛又常是多種疾病的病理基礎, 故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疑難病的治療。 本方作為調和肝脾的代表方劑,

曾被前人譽為 “肝病第一良方”。 有研究將本方源流概括為:淵源于漢代, 成方于宋代, 充實於明清, 發展于現代。

清代醫學家王子接著作《絳雪園古方選注》曰:“逍遙, 《說文》與‘消搖’通。 《莊子·逍遙遊》注雲:如陽動冰消, 雖耗不竭其本, 舟行水搖, 雖動不傷其內。 譬之於醫, 消散其氣鬱, 搖動其血鬱, 皆無傷乎正氣也。 ”釋文比喻太陽出來後, 冰雪融化, 但水氣和水還存在, 沒有耗竭根本;舟行水搖, 船在河裡走, 水拍打著船往前走, 但水不會傷到船的內部。 兩個比喻中所講冰雪融化及船之前進, 都是強調這個治療過程不傷正氣、不傷根本。 逍遙散能疏肝、理氣、健脾、養血, 其調理氣血作用平和, 不傷正氣, 用之得當則精神爽朗, 逍遙自在, 故名“逍遙”。

又《內經》所雲“木郁達之”, 遂其曲直之性, “逍遙”是也。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