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膿腫一般分為感染性原因和醫源性原因兩種, 感染性原因, 一般是因為肛腺感染引起的, 醫源性原因是因為操作不當引起的原因, 身體虛弱和抵抗力低下, 還有營養不良等原因都會引起肛周膿腫的症狀。
1.肛門周圍膿腫
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常見, 常位於肛門後方或側方皮下部, 一般不大。 疼痛、腫脹和局部壓痛為主要表現。 全身感染性症狀不明顯。
2.坐骨肛管間隙膿腫
又稱坐骨直腸窩膿腫, 由於坐骨直腸間隙較大, 形成的膿腫亦較大而深。 發病時患側出現待續脹痛, 逐漸加重, 繼而為待續性跳痛,
3.骨盆直腸間隙膿腫
由於此間隙位置深、空間大, 引進的全身症狀較重面局部症狀不明顯。 早期就有全身中毒症狀, 如發熱、寒戰、全身疲倦不適。 局部表現為直腸墜脹感, 便不盡感。 直腸指診可在直腸壁上觸及腫塊隆起, 有壓痛和波動感。 診斷主要靠穿刺抽膿, 必要時做直腸超聲或CT檢查予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