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豆蔻

豆蔻

別名:白豆蔻、圓豆蔻、扣米。

性味:植物的乾燥成孰果實。

歸經:歸肺、脾、胃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成孰果實。

形態特徵:果實類球形, 直徑0.8~1.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 有3條較深的縱向槽紋, 頂端有突起的柱基, 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 兩端均具有淺棕色絨毛。 果皮易縱向裂開, 內分3室, 每室含種子約10粒。 種子呈不規則多面體, 背面略隆起, 直徑3~4mm, 表面暗棕色, 有皺紋。 氣芳香, 味辛涼略似樟腦。

豆蔻的用法用量

用法:3~6g, 入煎劑宜後下。

炮製:除去雜質, 用時搗碎。

豆蔻的功效作用

功效:化濕行氣, 溫中止嘔, 開胃消食。

主治:用於濕濁中阻,

不思飲食, 濕溫初起, 胸悶不饑, 寒濕嘔逆, 胸腹脹痛, 食積不消。

豆蔻的禁忌

陰虛血燥者慎用。

豆蔻的配伍

1、用於脾虛濕阻氣滯之胸腹虛脹, 食少無力:與黃芪、白術、人參等同用, 如白豆蔻丸。 (《聖惠方》)

2、用於治療濕溫初起, 胸悶不饑:與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 (《溫病條辨》)

3、用於治療胃寒濕阻氣滯之哎吐:與藿香、半夏等藥同用。 (《沈氏尊生方》)

豆蔻的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治瘴癘寒瘧, 傷暑吐下泄痢, 噎膈反胃, 痞滿吐酸, 痰飲積聚, 婦人惡阻帶下, 除寒燥濕, 開鬱破氣, 殺魚肉毒。

2、《開寶》:下氣, 止霍亂, 一切冷氣, 消酒毒。

3、《別錄》:溫中, 心腹痛, 嘔吐, 去口臭氣。

砂仁殼 春砂花 草果 扁豆衣 草豆蔻 砂仁 豆蔻殼 扁豆花 厚樸花 白扁豆 厚樸 蒼術 佩蘭 廣藿香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