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進食物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 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急性食物中毒在數小時或幾天內發生, 而慢性中毒會持續數年。
什麼東西會引起食物中毒?1有毒的食物
雞頭、鴨頭、毒蘑菇、發芽的馬鈴薯、河豚魚、虎斑魚等等。
2相克的食物
有一些食物會相克, 例如柿子和螃蟹可能引發上吐下瀉, 雞蛋和豆漿可能會影響消化……
3加工不當的食物
未經加工的苦杏仁、未煮熟的豆類
4變質的食物
變質的肉類、蛋類、奶產品以及涼拌菜、剩菜剩飯等
5誤食
農藥、老鼠藥等。
1發病與攝入了某種食物相關。
2沒有傳染性。
3在幾分鐘到幾小時內, 會同時出現一批相似症狀的病人。
4臨床表現多以急性胃腸道症狀為主, 常見腹痛、肚瀉、嘔吐等。
發生了食物中毒怎麼辦?1飲水:立即飲用大量乾淨的水, 對毒素進行稀釋。
2催吐:在1~2小時內, 可以使用催吐的方法。 在200ml開水中加入20g食鹽, 冷卻後一次性喝下。 如果不吐, 可以多喝幾次。
3導泄:超過2~3小時, 而且精神狀態良好, 可以服用瀉藥, 促使毒物儘快排出體內。
如果情況危急, 不要猶豫, 立馬送醫。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保持廚房和廚具的清潔衛生。
3不食用有毒的食物。
4不關顧沒有證件的流動攤販和衛生條件堪憂的食品店。
5生熟食物分開裝, 分開切。
6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7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燙四炒的順序操作處理。
8經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餘食品及外購的熟肉製品食用前應徹底加熱。 食物中心溫度須達到70攝氏度, 並至少維持2分鐘。
9徹底加熱食品, 特別是肉、奶、蛋及其製品, 四季豆、豆漿等應燒熟煮透。
10加工烹調好的食品, 應當儘量縮短存放時間, 最好做到現燒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