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經行口糜病證簡介

每值臨經或經行時, 口舌糜爛, 每月如期反復發作者, 稱“經行日糜”。

病因病機

其病發於口舌, 總因於熱。 有陰虛火旺, 熱乘於心者;有胃熱薰蒸而致者。

1、陰虛火旺素體陰虛, 或欲念志火內動, 或熱病後耗津傷陰, 值經行則營陰愈虛, 虛火內熾, 熱乘於心, 遂致口糜。

2、胃熱薰蒸素食辛辣香燥或膏粱厚味, 腸胃蘊熱, 經行沖氣偏盛, 挾胃熱上沖, 以致口糜。

辨證施治

1、陰虛火旺

主要證候:經期口舌糜爛, 口燥咽幹, 五心煩熱, 尿少色黃。 舌紅苔少, 脈細數。

證候分析:陰虛火旺, 火熱乘心, 則經期口舌糜爛。 陰津不能上乘, 則口燥咽幹。

陰虛不能斂陽, 則五心煩熱。 內熱灼津傷液, 則尿少色黃。 舌紅苔少, 脈細數, 均為陰虛內熱之征。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湯(《症因脈治》)。 方中以熟地、山萸肉、山藥補肝腎之陰, 知母、黃柏、丹皮清腎中之伏火, 佐茯苓、澤瀉引熱由小便下行。

2、胃熱薰蒸

主要證候:經行口舌生瘡, 口臭, 口幹喜飲, 尿黃便結。 舌苦黃厚, 脈滑數。

證候分析:口為胃之門戶。 胃熱熾盛, 薰蒸於上, 則口舌生瘡, 口臭口幹。 熱盛灼傷津液, 則尿黃便結。 苔黃厚, 脈滑數, 均為胃熱熾盛之象。

治法:清熱瀉火, 蕩滌胃熱。

方藥:涼隔散(《和劑局方》)。 方中樸硝、大黃清熱瀉下, 連翹、竹葉。 櫃子、黃條清熱解毒, 甘草緩急和中, 薄荷清疏。 全方咸寒苦甘, 清熱瀉下, 則胃熱自清, 口糜自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