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夏季養生補血食物大全有哪些?貧血的問題在生活中很常見, 大家一定要重視, 夏季養生補血是關鍵, 下面小編來為您介紹夏季養生補血食物大全, 一起來看看吧。夏季養生補血食物大全
1、葡萄
歷代中醫推薦補血佳品葡萄含有豐富的鈣, 磷和鐵, 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 是老年, 婦女, 體弱貧血者和過度疲勞者的滋補佳品;懷孕的婦女也建議可以多多食用, 不但對胎兒營養有益, 也能使孕婦面色紅潤, 血脈暢通喔!如果有時買不到葡萄, 吃葡萄乾也行。
2、牛肉
牛肉是高吸收率且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最佳食物。
3、紫米
味甘, 性平, 歸肝脾經, 所含B族維生素、鐵、鈣、磷、硒、鎂、銅、鋅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比白米高, 經常食用能補血益氣、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
4、南瓜
補血之妙品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讚譽為“補血之妙品”的南瓜, 富含植物性蛋白質, 胡蘿蔔素, 維生素, 必需氨基酸, 鈣, 鋅, 鐵, 鈷, 磷等等, 其中, 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 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鋅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鐵質則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食之,
5、枸杞
入菜解饑、療病養生。 枸杞不僅僅是藥材而已,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將它入菜, 提味兼養生, 一舉兩得。 其中每100g枸杞有高達14。 6mg的鐵, 另外, 還有豐富的氨基酸、銅、鋅等微量元素, 除補血 外, 更可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6、櫻桃
水果中, 櫻桃含鐵量最高, 鐵是合成人體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的原料, 在人體免疫、蛋白質合成及能量代謝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常食櫻桃可補充體內對鐵元素的需求, 促進血紅蛋白再生, 既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又可改善皮膚代謝, 起到補血美容的作用。
7、龍眼肉
民間熟知的補血食物龍眼肉即桂圓肉, 每到夏季就有新鮮的龍眼上市。 龍眼含有維生素的A,
8、紅豆
紅豆除了補氣血外還可以消水腫, 紅豆主要的功效有消水腫、降低血脂肪, 是減肥和補血的好食品。 其中含鐵量在每100g約9.8mg。
9、紅棗
補血養顏聖品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果糖和各種氨基酸。 中醫認為紅棗性暖, 養血保血, 可改善血液迴圈, 而藥理研究則發現, 紅棗所含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 增強骨髓造向功能, 使臉色紅潤。
關於夏季補血的食物, 小編還沒有介紹完, 請您接著往下看。
10、黑豆
味甘, 性溫, 歸脾腎經, 補腎生精生髓, 也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11、黑木耳
黑木耳能化痰、補氣益志, 每100g約含鐵1.1mg, 去燥滋補, 滋潤發質, 活血養胃, 是補血的好食材;更重要的還能清除你體內的各種有毒垃圾, 是低卡、高纖, 質優減肥食材。
12、鴨血
甘、平, 歸心、大腸經。 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多吃些有動物血的菜肴, 可以防治貧血。
13、莧菜
如果非要搞個最補血的蔬菜排名, 莧菜拿到補血蔬菜的冠軍是理所當然的。 莧菜分為紅莧與綠莧, 2種的鐵質含量都很高(每100g紅莧約有12mg、綠莧約為4.9mg), 如果和小魚同煮, 鐵質更加穩定 。 而且還具有清熱解毒、除濕解便的功效!
14、胡蘿蔔
胡蘿蔔所含胡蘿蔔素、維生素對補血有益, 還可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 增進血液迴圈, 從而使皮膚細嫩光滑,
15、金針菇
能養血平肝、利尿消腫, 治療頭暈、耳鳴、心悸、腰痛、吐血、鼻衄、便血、乳汁分泌不足、關節腫痛等。 金針菇是鐵含量最高的蔬菜之一, 還含有大量維生素, 可以用來糾正貧血。
16、燕麥
是21世紀超優健康穀物。 燕麥每100g約含4.4mg的鐵, 可提供每天約1/3的鐵質需求量!此外, 可溶性纖維、鈣含量也相當豐富, 對骨質、心血管、等病的減輕有幫助。
17、桑葚
有“補血果”之稱的水果桑葚, 味道酸美多汁, 是在目前水果中含有天然鐵最豐富的一種食物, 多食物桑葚不但能幫助補血, 還有美容的效果。 但是品性有些微寒, 女孩在來例假時要注意少吃, 以防止寒氣過大,肚子疼痛。
18、豬肝
每2周吃1次,擁有粉嫩肌!每100g有11mg鐵,及豐富的維生素B12、葉酸,是產生紅血球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每2周或月經完吃1次,永保粉嫩肌。網上搜集整理資料證明豬肝的膽固醇較高,且容易 受污染,挑選時以暗紅色、光滑柔軟、無白斑、無腫塊最好。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夏季養生補血食物大全,僅供參考喔!
養生之道網導讀:
夏天喝中藥要注意什麼?夏天天氣炎熱,藥材的保存、煎制都會有所不同,夏天服用中藥是有很多講究的,那麼夏天喝中藥要注意什麼呢?不要著急,下面小編來為您介紹吧。夏天喝中藥要注意什麼?
1、煲藥要用涼開水
水質也會對藥性有一定影響。煎藥最好使用純淨水,如果用自來水煎藥,缺點是自來水中漂白粉的氯味比較大,會導致口感不佳。要去除自來水中漂白粉的氯味,不妨將自來水燒開冷卻後再用來煎藥,這樣會使湯劑的口感更好。自來水盛後靜放3~4小時,即上午煎的藥放到下午喝。
2、煮之前泡藥材
藥材在煎煮之前泡一泡,可使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浸溶出,藥效會更佳。不同類的藥材浸泡時間不同。通常一個藥方會涵蓋花草、根莖、動物類幾種藥材,因此浸泡則要採取“折中”原則,可先大致分類,兼顧大多數藥材的特性即可。夏天因天氣較熱,浸泡過久藥物更易變質,因此控制在30分鐘以內即可。
3、保存藥液而不是藥渣
夏季氣溫高,藥液保存也需注意。為了充分利用藥材,人們通常習慣在第一次煎後,將藥渣保存到晚上甚至次日,藥渣翻煎後服用,夏天藥渣翻煎要記住,別保存藥渣,而要保存藥液。一服藥通常一天煎兩次,夏天在煎藥時應在第一次煎煮後,立刻加溫水煎第二次,以防藥渣變質。
4、冰箱存儲藥液
夏季氣溫比較高,最好是將藥液放在冰箱裡儲存,保存時間不宜超過七天,不能圖方便請人代煎多袋中藥拿回家慢慢服用。如果藥液袋鼓起或者藥液變味、有氣泡時,藥液很可能已經變質,最好不要服用。
如果因兩次服藥時間間隔較久,可將藥液盛入密閉的小容器,放進冰箱冷藏箱保存,到晚上再喝。保存容器可用玻璃、瓷或者不銹鋼製品,不宜用塑膠、鐵、鋁製品。藥液當天煎當天喝,不要放過夜。
5、別用微波爐加熱
從冰箱拿出來的藥液,一定要徹底加熱後再服用,以免引發腸胃不適。加熱時,應把藥液放入蒸鍋、電飯煲隔水蒸,最好不用微波爐加熱。如果是醫院或者藥店代煎的中藥一般是採用真空密封包裝,保存時間是比較長的,但最好是將藥液放在冰箱裡儲存,保存時間不宜超過7天,不能圖方便請人代煎多袋中藥拿回家慢慢服用。
6、少吃涼辣食品
夏季吃中藥要少吃涼辣食品。對服藥者來說,要注意避免和藥材相沖。虛底、寒底體質的人如吃溫補藥物,要避免吃冷食;而熱底者如果在服用清熱解毒類藥材,再吃性質寒涼的食物,就可能會“涼過頭”。
7、服藥次數
一服藥一般一天煎兩次(早上煎一次,藥渣到晚上再煎一次)。但夏季不能再這樣煎藥,而是應當煎出一次後,再加水煎第二劑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藥汁及時放入冰箱低溫保存,飲用前應先加熱,自己煎煮的中藥湯劑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
兒童、老人服藥應採取少量、多次原則,小孩一次喝太多藥,會產生恐懼感,而老人如果有癌症等疾病,喝藥比較困難。專家建議,可將兩煎藥混合成多份保存。通常給三歲以下孩子煎藥,一天服用的藥量約為60~80毫升,可分成三次飲用。三至七歲一天喝100毫升藥液,七歲以上則控制在150毫升。
夏天喝中藥要注意什麼?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了,僅供參考喔!
以防止寒氣過大,肚子疼痛。18、豬肝
每2周吃1次,擁有粉嫩肌!每100g有11mg鐵,及豐富的維生素B12、葉酸,是產生紅血球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每2周或月經完吃1次,永保粉嫩肌。網上搜集整理資料證明豬肝的膽固醇較高,且容易 受污染,挑選時以暗紅色、光滑柔軟、無白斑、無腫塊最好。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夏季養生補血食物大全,僅供參考喔!
養生之道網導讀:
夏天喝中藥要注意什麼?夏天天氣炎熱,藥材的保存、煎制都會有所不同,夏天服用中藥是有很多講究的,那麼夏天喝中藥要注意什麼呢?不要著急,下面小編來為您介紹吧。夏天喝中藥要注意什麼?
1、煲藥要用涼開水
水質也會對藥性有一定影響。煎藥最好使用純淨水,如果用自來水煎藥,缺點是自來水中漂白粉的氯味比較大,會導致口感不佳。要去除自來水中漂白粉的氯味,不妨將自來水燒開冷卻後再用來煎藥,這樣會使湯劑的口感更好。自來水盛後靜放3~4小時,即上午煎的藥放到下午喝。
2、煮之前泡藥材
藥材在煎煮之前泡一泡,可使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浸溶出,藥效會更佳。不同類的藥材浸泡時間不同。通常一個藥方會涵蓋花草、根莖、動物類幾種藥材,因此浸泡則要採取“折中”原則,可先大致分類,兼顧大多數藥材的特性即可。夏天因天氣較熱,浸泡過久藥物更易變質,因此控制在30分鐘以內即可。
3、保存藥液而不是藥渣
夏季氣溫高,藥液保存也需注意。為了充分利用藥材,人們通常習慣在第一次煎後,將藥渣保存到晚上甚至次日,藥渣翻煎後服用,夏天藥渣翻煎要記住,別保存藥渣,而要保存藥液。一服藥通常一天煎兩次,夏天在煎藥時應在第一次煎煮後,立刻加溫水煎第二次,以防藥渣變質。
4、冰箱存儲藥液
夏季氣溫比較高,最好是將藥液放在冰箱裡儲存,保存時間不宜超過七天,不能圖方便請人代煎多袋中藥拿回家慢慢服用。如果藥液袋鼓起或者藥液變味、有氣泡時,藥液很可能已經變質,最好不要服用。
如果因兩次服藥時間間隔較久,可將藥液盛入密閉的小容器,放進冰箱冷藏箱保存,到晚上再喝。保存容器可用玻璃、瓷或者不銹鋼製品,不宜用塑膠、鐵、鋁製品。藥液當天煎當天喝,不要放過夜。
5、別用微波爐加熱
從冰箱拿出來的藥液,一定要徹底加熱後再服用,以免引發腸胃不適。加熱時,應把藥液放入蒸鍋、電飯煲隔水蒸,最好不用微波爐加熱。如果是醫院或者藥店代煎的中藥一般是採用真空密封包裝,保存時間是比較長的,但最好是將藥液放在冰箱裡儲存,保存時間不宜超過7天,不能圖方便請人代煎多袋中藥拿回家慢慢服用。
6、少吃涼辣食品
夏季吃中藥要少吃涼辣食品。對服藥者來說,要注意避免和藥材相沖。虛底、寒底體質的人如吃溫補藥物,要避免吃冷食;而熱底者如果在服用清熱解毒類藥材,再吃性質寒涼的食物,就可能會“涼過頭”。
7、服藥次數
一服藥一般一天煎兩次(早上煎一次,藥渣到晚上再煎一次)。但夏季不能再這樣煎藥,而是應當煎出一次後,再加水煎第二劑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藥汁及時放入冰箱低溫保存,飲用前應先加熱,自己煎煮的中藥湯劑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
兒童、老人服藥應採取少量、多次原則,小孩一次喝太多藥,會產生恐懼感,而老人如果有癌症等疾病,喝藥比較困難。專家建議,可將兩煎藥混合成多份保存。通常給三歲以下孩子煎藥,一天服用的藥量約為60~80毫升,可分成三次飲用。三至七歲一天喝100毫升藥液,七歲以上則控制在150毫升。
夏天喝中藥要注意什麼?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了,僅供參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