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濕疹小偏方
1、將五倍子放入鍋中翻炒,顏色變黃之後取出來放涼,最後研磨成為粉末。 將五倍子粉末塗抹在患有濕疹的部位。
2、將黃柏、冰片、陳皮炭還有丹皮炭以及蛋黃準備好,將除了蛋黃其他的藥品研磨成為粉末,然後用蛋黃油調和成為糊狀,塗抹在濕疹部位就可以了,建議每天進行三次。
3、將烏賊骨研磨成為粉末,然後塗抹在患處。
4、將蒲黃研磨成粉末,然後直接塗抹,並且用紗布包裹好,一天換一次。
5、將紫草用香油炸焦,等到香油的顏色變成紫色就可以取出紫草了。 堅持連續幾天用這種紫草油塗抹患處。
6、先找出土豆100克,洗淨,去皮,磨成泥狀,貼敷濕疹患處0.5釐米厚,紗布包紮,日換3次,敷藥7天。
7、紫草9克,用香油適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撈出紫草即可,每日數次,用油塗患處。
8、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塗患處。
9、文蛤100克,川椒50克,輕粉3克。 將文蛤打成細塊,炒至金黃,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煙為度,入密封罐內封存。 第二日加入輕粉,共研細末。 香油調搽。
10、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勻,麻油拌成糊狀,攤於紗布上卷成如指頭粗條,用線紮緊,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 用火點一頭,下用粗碗接著。 布灰陸續剪去,取所滴藥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
1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 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3次。
1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
生活中如何預防濕疹
1、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成品,以免刺激皮膚。 棉質的衣服比較柔軟,不會引起皮膚瘙癢。 應制止合成的衣料以及緊身衣物。 這些衣物不單粘身材,而且大概會導致皮膚發癢。
2、洗衣服時,應多用水將你衣物上的洗衣粉沖乾淨,以免激發皮膚過敏。
3、止汗劑所含的活性成分會刺激敏感性的皮膚,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應避免使用止汗劑。
4、幹空氣使皮膚炎更加惡化,尤其當冬天室內使用暖氣時。 保持室內空氣的濕度應該是患者及其家人首先考慮的事項。 所以這時你應考慮使用濕氣機,而且每一個房間都應該有一個。
5、平時做好皮膚的清潔工作,不要長時間進行暴曬,尤其是夏季。
6、飲食上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過油膩,飲食清淡,注意搭配,多喝白開水。
7、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
濕疹是怎麼得的
濕疹病因複雜,常為內外因相互作用結果。
內因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濕疹的發生。
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乾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 是複雜的內外因數引起的一種遲髮型變態反應。
1、遺傳因素:某些類型的濕疹與遺傳有密切的關係。
2、環境因素: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濕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3、感染因素:感染皮炎是發生在原發皮膚感染灶周圍的濕疹樣損害,皮損常繼發于原發皮膚感染;
4、飲食因素:一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如死魚、死蝦、死螃蟹以及不新鮮的肉類,雞肝臟、牛肉、香腸內亦含有相當高的組胺,而導致濕疹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