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苦燥辛散, 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 為婦科要藥。 用治脘腹冷痛, 經寒不調, 宮冷不孕等證, 如艾附暖宮丸。 炒炭止血, 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 崩漏帶下, 妊娠胎漏, 如膠艾湯。 本品搗絨, 製成艾條、艾柱, 外灸能散寒止痛, 溫煦氣血。 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 祛濕止癢。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 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

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複雜, 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
如果患者是局部性的濕疹皮癬, 可用止癢殺菌的藥膏塗擦患處。 口服抗敏藥, 用於減輕炎症反應及瘙癢症狀。 外用藥物主要是激素替代治療使用。 濕疹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 以上藥物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可以有效平衡體內免疫系統, 同時促進B族維生素的合成, 降低過敏性疾病發病率。 如濕疹、季節性皮炎、嬰兒濕疹、皮膚瘙癢等, 讓抗過敏藥品藥效事到功倍, 發揮良好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