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作為一種人盡皆知的中草藥, 我們在使用時更要知道它的藥性。 白術是菊科植物。 白術的根, 其性味苦甘溫, 歸脾、胃經。 健脾益氣, 燥濕利水, 止汗, 安胎。 用於脾虛食少, 腹脹泄瀉, 痰飲眩悸, 水腫, 自汗, 胎動不安。 白術的炮製不同, 功效也有所不同。
白術與炒白術的區別
1、生白術, 即將白術揀淨雜質, 用水浸泡潤透後撈出, 切片, 曬乾。 生白術長於健脾、通便。 生白術用於通便時, 入煎劑可用到每天30克, 常與枳實同用。
2、炒白術, 又名炙白術, 先將一份麩皮撒於熱鍋內, 等有煙冒出時, 再將十份白術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
3、焦白術, 又名焦術、白術炭, 即將白術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 噴淋清水, 取出晾乾。 焦白術以溫化寒濕, 收斂止瀉為優。
4、土炒白術:取一份灶心土(伏龍肝)研為細粉, 置鍋內炒熱, 加入五份白術片, 炒至外面掛有土色時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