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與孩子溝通不能情緒化

近日, 我接待了高中男生小強, 他不僅不上學, 而且見到母親就開始爭吵, 除了對罵, 基本不跟他的父親說話。 他經常很晚回家, 還揚言要離家出走。 他們一家來到我們心理門診, 從交流中發現, 他從童年時代起就生活在一個壓抑的環境中, 他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份子, 由於他從小活潑調皮, 老師經常找家長告狀, 家長就對他進行責罰。 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在他的父母為他選定的重點小學中, 他感覺受到了傷害和貶低, 回到家中, 又挨父母的數落。 他開始翹課。

小強告訴我, 他的情緒非常低落、不穩定,

處於將要崩潰的邊緣。 我們經過心理測試發現他有抑鬱情緒, 在經過抗抑鬱藥的治療之後, 他才逐漸說出他的感覺:我感受不到任何家庭的關愛, 感覺到的只是控制, 父母在用一切舊的教條和觀念束縛我, 我感到壓抑, 沒有任何自尊, 父母看不起我的一切, 我在父母的心中似乎一錢不值。 經過心理治療後, 他們試著瞭解彼此的困惑然後進行溝通, 他們之間的關係逐漸好轉。 所以, 在父母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 要注意幾個方面。

1.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父母要相愛。 有的父母忙於工作, 只是把家庭當作休息和睡覺的地方, 有的父母在家中說一些消極負性情緒的話, 如對社會不滿等, 孩子在青少年時代常常感覺不到快樂,

也會出現消極抑鬱情緒。 父母之間感情冷淡甚至出現爭吵等不良家庭氛圍都會給孩子的情緒帶來不良影響。

2.父母要關心自己。 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鬱、焦慮的情緒, 在和子女溝通的過程中, 無法理解子女的思想。 父母本身是一個快樂開朗的人才能用更寬容的心去理解孩子。 所以, 父母也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

3.父母要學會瞭解孩子。 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 父母要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要注意, (1)花時間傾聽孩子說話。 (2)花時間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4.父母要多瞭解自己的個性特點, 父母本身固有的某種個性弱點會帶到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個性局限, 以能夠順暢地和孩子溝通。

5.尊重孩子,

並給予孩子較大的發展空間。

6.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情緒障礙, 這時父母經過努力仍然與之無法溝通, 可帶他到醫院的心理門診諮詢, 如果發現是焦慮症或抑鬱症, 可給孩子以百優解之類的抗抑鬱藥物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