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耳道異物

成人可因創傷、彈片、泥土、木塊等, 或耳病治療時誤留棉花、小紗條於外耳道。 其它如夏季昆蟲可爬入或飛入外耳道內形成異物。

臨床表現

因異物種類大小和部位而異。 小而無阻塞、無刺激的異物, 可長期存留無任何明顯症狀。 較大異物或植物性異物可遇潮濕而膨脹, 阻塞外耳道影響聽力及耳鳴等。 嚴重者可致外耳道炎, 出現耳痛。 異物接近鼓膜可壓迫鼓膜致耳鳴、眩暈, 活動昆蟲爬行騷動時可引起難以忍受的不適, 觸及鼓膜可致疼痛、耳鳴、甚至損傷鼓膜。 檢查可見不同大小的異物存留於外耳道不同的位置。

診斷依據

1.多見於兒童玩耍時誤將異物放入。 成人多因挖耳或外傷所造成。 偶可見小蟲等侵入。

2.異物大小及有無刺激性可引起不同的症狀, 如聽力減退、耳鳴、耳痛、頭痛、眩暈等症狀。 亦可繼發外耳道炎、中耳炎。

3.檢查可發現異物。

急救措施

能看到的異物的可用小鑷子夾出, 膨脹的豆類異物, 可先用95%的酒精滴耳, 使其脫水縮小, 然後再設法取出。 小蟲入耳, 滴入兩滴香油, 將小蟲淹死, 然後晃動患側頭部, 驅使小蟲掉出。 如圓形小球, 不能用鑷子取之, 因其會使異物越夾越深, 故即送醫院處理。

(1)如果是小昆蟲飛入耳中, 可將病人帶到黑暗處用手電筒向耳中照射, 或將患耳對向燈光, 昆蟲往往自行向亮處飛出或爬出。

(2)若上法未能使小昆蟲退出, 可將植物油類灌滿外耳道, 令小蟲窒息 死亡。 然後把有蟲體的耳朵朝下側臥, 蟲體可從耳道內掉出。 也可用小鑷子 將蟲體取出或用水沖出。

(3)如果耳中塞。 入的是豆類、珠子、玩具、鈕扣之類, 用單腳頓跳幾 次, 也可能令異物蹦出來。

(4)如黃豆、植物種子、花生米等可膨脹的異物入耳, 可先滴入酒精, 使之縮小, 再倒出或取出。 如屬非膨脹異物入耳, 也可先向耳內滴入植物油, 然後患耳朝下, 異物可能掉出。

(5)採用上述方法後, 仍不能將異物取出者, 應儘快到醫院請耳鼻喉科醫生來取。 因異物在耳記憶體留過久, 可引起外耳道炎等。

預防

1、要常教育孩子不要把小東西向耳朵裡亂塞。

2、成人必須戒掉用火柴杆及牙籤之類掏挖耳朵。

3、有了異物之後, 立即到醫院裡由醫生取出。

4、取出異物之後的耳道, 要注意保持其乾燥與潔淨。

治療

1.若異物為活的動物, 須先行殺死或麻醉後用鑷子鉗出, 或用小勾勾出或沖洗法沖出。

2.若植物性異物, 禁用沖洗法, 以防受潮膨脹。

3.光滑之異物, 禁用鉗子鉗取, 以防愈鉗愈深, 有傷及鼓膜的危險。

4.如異物嵌頓在外耳道深部, 不能取出, 可經耳後切口, 除去外耳道部分骨質後取出。

5.外耳道已繼發急性炎證, 宜先抗炎治療, 待炎症消退後再取異物。

6.鉗取異物時, 頭部必須絕對固定, 以免損傷耳道和鼓膜。 小兒不能合作者, 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取出。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外耳道異物相關知識, 我們知道了外耳道異物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聽力減退、耳鳴、耳痛、頭痛、眩暈等症狀。

亦可繼發外耳道炎、中耳炎。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