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碰到的小兒病例中, 耳道感染不在少數, 而且這些感染很多都是因忽視生活細節所致的, 如挖耳等不良習慣, 餵養小兒姿勢不正確, 或者感染後沒有及時治療, 或不堅持治療等等。
耳朵灼熱痛當心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皮膚的彌漫性炎症,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挖耳或異物損傷、藥物刺激、化膿性中耳炎的膿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漬, 易引發急性外耳道炎。 其它疾病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貧血、維生素缺乏、糖尿病等亦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療不及時或不得當會轉為慢性。

引起外耳道炎的原因很多, 除游泳外, 還有洗頭, 洗澡;中耳炎分泌物的持續刺激;挖耳致外耳道上皮損傷等等。 在上述誘因下, 出現耳痛、灼熱, 甚至有少量液體流出時, 要警惕外耳道炎症的發生, 及時去醫院就診。 醫生給予清潔耳道,
外耳道炎的治療, 一般是給予靜滴抗生素, 外敷藥膏, 等癤腫成熟後, 再做切開排膿引流, 數天后就可治癒。 家長切不可自行給孩子挑破癤腫, 因為未成熟的癤腫切開後, 會使感染擴散, 甚至引起軟骨膜炎。
家長應教育孩子平時不要養成挖耳的習慣。 耳道癢, 或有不適時, 可用75%酒精或硼酸溶液, 保持局部皮膚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