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喉簡介

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臨床特徵為咽、喉、鼻部粘膜充血、腫脹並有不易脫落的灰白色假膜形成。 由於細菌產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狀, 嚴重者可併發心肌炎和末梢神經麻痹。 本病呈世界性分佈, 四季均可發病, 以秋季冬季較多。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白喉桿菌是嚴格寄生於人的細菌, 傳染原為病人和帶菌者。 白喉病人在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 不典型及輕症患者對白喉傳播更具危險性, 健康帶菌者一般在總人口1%以下, 流行時可達10~20%。 由於抗生素的應用, 恢復期帶菌者帶菌時間大大縮短,

約90%的病人在4天內細菌消失。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亦可通過被污染的手、玩具、文具、食具及手帕等傳播。 偶有通過污染牛奶而引起流行的報導。 亦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受染。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易感性的高低取決於體內抗毒素的量。 兒童易感性最高;新生兒通過胎盤及母乳獲得免疫力, 到1歲時幾乎全消失。 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易感性逐漸增高。 由於白喉預防接種的廣泛開展, 兒童免疫力普遍增強, 疾病高發年齡後移。 患病後可獲得持久性免疫, 偶有數次發病者。

人體對白喉的免疫力, 決定於血中抗毒素水準。 血清中含有0.01mg/L即有保護作用。 既往採用錫克試驗(schick’s test)來判定人體對白喉有無免疫性。

錫克氏試驗陰性, 表示機體對白喉感染有免疫性, 如為陽性, 表示對白喉感染無免疫力。 由於該法煩瑣, 已被靈敏、簡便的間接血凝試驗及ELISA法所取代。 瞭解人群抗毒水準, 有助於預測白喉流行之可能程度, 亦可測知預防的效果。

[臨床表現]

潛伏期1~7天, 一般為2~4天。 根據假膜所在部位及中毒症狀輕重, 分為下列類型:

(一)咽白喉 最常見, 占發病人數的80%左右。

1.無假膜的咽白喉 白喉流行時, 部分患者僅有上呼吸道症狀如咽痛, 全身中毒症狀較輕。 咽部只有輕度炎症。 扁桃體可腫大, 但無假膜形成, 或僅有少量纖維蛋白性滲出物, 細菌培養陽性。 此類患者易被誤診和漏診。

2.局限性咽白喉

(1)扁桃

體白喉 假膜局限於一側或雙側扁桃體。

起病徐緩, 自覺症狀輕和中度發熱, 全身不適, 疲乏, 食欲不振及輕度咽痛。 扁桃體充血、稍腫脹, 假膜初呈點狀後融合成片。 頜下淋巴結可腫大, 微痛。

(2)咽門白喉 假膜局限於齶弓、懸雍垂等處, 症狀較輕。

3.播散咽白喉 假膜由扁桃體擴展到懸雍垂、軟齶、咽後壁、鼻咽部或喉頭。 假膜色灰白或黃白, 邊界清楚, 周圍組織紅腫較重。 雙側扁桃體腫大, 甚至充塞咽門, 導致呼吸困難。 頸部淋巴結腫大、周圍有水腫。 此型全身中毒症狀重, 有高熱、乏力、厭食、咽痛等症狀, 重症病例可引起迴圈衰竭。

4.中毒型咽白喉 主要由局限型及播散型轉變而成。 大多伴有混合感染。 假膜多因出血而呈黑色, 扁桃體及咽部高度腫脹、阻塞咽門, 或有壞死而形成潰瘍,

具特殊腐敗臭氣。 頸淋巴腫大, 周圍軟組織水腫, 以致頸部增粗(牛頸)。 全身中毒症狀嚴重, 有高熱、氣促、唇紫紺、脈細而快、心律失常等。 如不及時治療, 病死率極高。

(二)喉白喉 喉白喉約占20%左右。 少數為原發性, 約3/4 為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成。 原發性喉白喉由於毒素吸收少, 全身中毒症狀並不嚴重。 但少數由於假膜延及氣管、支氣管, 可造成程度不等的硬阻現象, 表現為粗糙的乾咳, 聲音嘶啞、甚至失聲, 呼吸急促。 嚴重者可出現紫紺, 刀可因窒息而死亡。 繼發性喉白喉常發生在咽白喉基礎上, 伴有喉白喉的臨床表現, 全身中毒症狀嚴重。

[治法]:益氣養陰, 扶正固本, 解毒利咽

黨參15 黃芪15 五味子6 炙甘草10 玄參15 生地18 木通5

白茅根12 枇杷葉12 天花粉15 葛根12 諮?2 川芎20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