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蛔蟲症(biliary tract ascariasis,biliary ascariasis)是腸道蛔蟲病中最嚴重的一種併發症。 多見於6-8歲學齡兒童、農民和晚期孕婦。 它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蛔蟲運動活躍, 並鑽入膽道而出現的急性上腹痛或膽道感染。 發作時病人疼痛難以忍受, 大哭大叫, 十分痛苦。 若治療措施跟不上, 晚期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和酸中毒, 甚至危及生命。
膽道蛔蟲病的早期徵象蛔蟲是寄生在人體內最為常見的蟲體之一, 它雖然通常作祟於人的腸腔, 但它還有一個癖性, 就是嗜好鑽孔, 且喜堿惡酸。 當蛔蟲在其寄生的環境發生改變, 如過饑、受寒、高熱、腹瀉、驅蛔藥使用不當時,
膽道蛔蟲病之所以稱之為急腹症, 一是因為它來勢急驟, 患者往往在毫無預感的情況下突然發生上腹“鑽頂”樣疼痛;二是疼痛劇烈, 甚如錐刺刀絞, 病人常抱腹屈膝, 俯臥床上, 輾轉不安, 面色蒼白, 大汗淋漓, 呻吟不止。 腹痛後不久, 病人常會出現噁心、嘔吐, 嚴重者甚至可吐出膽汁及蛔蟲。 另外, 這種腹痛常是時作時休, 雖然劇痛時難以忍受, 但間歇期間患者又靜如常人。 經醫生檢查時, 腹部平軟, 壓痛輕微。
患上此病後,
除去本病的根本措施是預防蛔蟲之外, 如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 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 以防蟲卵進入身體的其他部位。 一旦發現有腸道蛔蟲病, 使用驅蟲藥一定要足量使用, 以免因劑量不足而激惹蟲體, 誘發起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