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高熱會有什麼症狀 須知2大檢查方法

小兒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差, 皮膚汗腺發育還不完善, 體溫調節功能很差, 因此, 在平時, 小兒非常容易出現發熱的症狀, 事實上, 發熱並不僅僅是一種疾病的, 其有可能是許多疾病共同的作用而有的表現, 那麼, 小兒高熱會有什麼症狀呢?

小兒高熱的症狀表現:

1、發熱程度分級:

(1)低熱:37。 5℃-38℃。

(2)中等熱:38。 1℃-39℃。

(3)高熱:39。 1℃-40℃。

(4)超高熱:40℃以上。

2、經過細緻的體格檢查, 根據一些體征能説明找到小兒高熱的誘因,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若患兒皮膚出現皮疹, 可能為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 例如幼兒急疹、麻疹、風疹等;

(2)若發現皰疹, 可能為水痘;

(3)若發現皮膚有瘀斑, 應考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亦應考慮血液系統疾病;

(4)若發現淺表淋巴結腫大, 應考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亦應該注意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

(5)若發現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 可能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

(6)若發現口腔粘膜有斑點, 可能為麻疹;

(7)若肺部聽診聞及痰鳴音或水泡音, 是急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的體征, 肺部聽診有哮鳴音, 應考慮喘息樣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

(8)腹部有明顯的壓痛或其它體征, 應注意急腹症, 如急性闌尾炎、腸梗阻等。

對小兒高熱的檢查, 主要應把握以下幾點:

(1)體檢:小兒高熱患者要注意體檢, 注意有無前囟隆起、搏動有力、皮膚黃染、皮疹或出血點、淺表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頸項強直及神經系統異常體征等,

注意詳查心肺及腹部情況, 長期發熱者還應注意體重、精神狀況與出汗情況。

(2)病史檢查:小兒高熱該怎麼檢查?小兒高熱患者還要注意病史檢查。 注意孩子的起病緩急、發熱日期、時間, 系低熱(38℃左右)、高熱(39℃以上)或超高熱(40.5℃以上), 熱型為稽留熱、弛張熱抑或間歇熱等。 同時, 還要注意有何伴隨症狀, 有無受涼或傳染病接觸史、不潔飲食史、疫水或禽畜接觸史等。 起病後曾用的藥物名稱、劑量、效果, 是否曾行預防接種, 有無氣溫過高或多汗、飲水不足情況等, 都是需要瞭解的。

小兒出現高熱後, 作為家長, 很有必要知道一些物理降溫的方法的:

1、35%酒精擦浴

酒 精能擴張血管,

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 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 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 加溫水等量, 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 不能過 冷, 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 致使熱度又回升。 擦浴時, 用毛巾或手帕蘸取配好的溶液, 可先從一側頸部開始, 自上而下沿臂部外側擦至手背, 再從腋下沿上臂內側向下擦至手心, 擦完一側再以同樣方法擦另外一側。 擦下肢時要從大腿外側至足背, 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腳心。 酒精擦浴, 應稍用力最好, 擦至皮膚發紅為止, 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 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而且這種方法也不適宜新生兒及較小的嬰兒採用。

2、用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 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

可以多洗澡, 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 也可以用溫水為寶寶擦身。 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 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 容易導致缺血缺氧, 加重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