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防風丸

《聖濟總錄》卷一三六:防風

【處方】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叉)1兩半, 蟬殼1兩半, 豬牙皂莢(酥炙, 去皮子)1兩半,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2兩。

【制法】上為細末, 用精羊肉煮熟搗爛, 以酒熬為膏, 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

【功能主治】一切風瘡疥癬, 皮膚瘙癢, 搔成癮疹。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荊芥酒或茶的功效與作用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永類鈐方》卷二十引《全嬰方》:防風丸

【處方】天麻1兩, 防風1兩,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兩, 全蠍1兩半,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兩半, 僵蠶1兩半, 朱砂1分, 雄黃1分, 牛膽南星1分。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痰熱, 神昏驚悸。

【用法用量】每服1丸,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湯化下。

【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引《全嬰方》

《聖濟總錄》卷一○六: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2兩, 細辛(去苗葉)1兩半,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1兩半, 茺蔚子2兩,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去黑心)1兩, 桔梗(銼, 炒)1兩, 車前子2兩, 知母2兩, 人參1兩, 玄參1兩。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目風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食後米飲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六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蘆頭)1兩, 連翹1兩, 桑根白皮(炙, 銼)1兩, 牡丹皮1兩, 白頭翁1兩, 黃柏(去粗皮, 微炙)1兩, 豉(炒令黃)1兩, 獨活(去蘆頭)1兩, 秦艽(去苗土)1兩, 海藻(洗去鹹, 焙)3兩。

【制法】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瘰鬁結核, 寒熱。

【用法用量】每服3丸, 米飲送下, 早晨、日晚各1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保命集》卷下:防風丸

【處方】防風半兩, 枳殼半兩(去瓤, 麩炒), 白術1兩。

【制法】上為細末, 燒餅為丸。

【功能主治】痰嗽, 胸中氣不清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湯送下。

【摘錄】《保命集》卷下

《聖濟總錄》卷一五○: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2兩, 蒼耳(炒)2兩,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2兩, 蒺藜子(炒)2兩, 枳殼(去瓤, 麩炒)1兩。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風, 皮膚痛疹癢痛, 或有細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溫酒送下, 荊芥茶送下亦得, 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五○

《聖濟總錄》卷五十: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1分, 芎?1分, 黃耆(銼)半兩, 術半兩, 五味子1分,

續斷1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1分, 石硫黃(研)1兩。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腸氣虛, 又因傷風冒雨, 大腸中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空心鹽米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

《聖濟總錄》卷五: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1兩1分,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黑皮)3分, 酸棗的功效與作用仁的功效與作用(炒)3分,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酒浸, 切, 焙)1兩1分, 五味子3分, 桂(去粗皮)半兩,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去根, 銼)3分, 人參3分, 山茱萸3分, 檳榔(銼)3分, 熟幹地黃(焙)半兩。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中風, 腰胯重疼, 腳膝無力, 胸中氣滿, 兩脅膨脹。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 空腹時煎棗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

《聖濟總錄》卷六: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1分,

白僵蠶(炒)1分, 幹蠍(酒炒)1分, 白附子(炮)1分, 五靈脂(研)1分, 丹砂(研)1分, 羌活(去蘆頭)1分, 天麻1分, 天漿子(去殼, 入藥末, 研)1分, 牛黃(研)1錢。

【制法】上為細末, 拌勻, 糯米煮糊為丸, 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中急風, 及小兒急驚風。

【用法用量】每次5丸, 加至7丸, 薄荷酒送下;或口噤, 研化灌下。 小兒急驚風, 每次2-3丸, 荊芥、薄荷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六

《聖濟總錄》卷十二: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2兩, 酸棗仁(炒)1兩, 檳榔(煨過)1兩半, 薏苡仁(炒熟)2兩, 獨活(去蘆頭)1兩, 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1兩, 芎?1兩, 槁木(去苗土)2兩, 大麻仁(別研如粉)1兩半。

【制法】上8味為末, 和大麻仁粉重羅,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血不和, 為風寒所侵, 不得宣洩, 蘊結皮膚間, 寒熱相搏, 痛如針刺。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溫酒送下,

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二

《聖濟總錄》卷十二: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2兩, 桔梗(銼, 炒)2兩, 丹砂(研)2兩, 天麻1兩, 細辛(去苗葉)1兩, 獨活(去蘆頭)1兩, 秦艽(去苗土)1兩, 芎?1兩, 木香1兩, 天南星(用牛膽制者)1兩半, 由跋(炮)1兩半, 甘草(炙, 銼)半兩, 茯苓(去黑皮)半兩, 藿香葉3分。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風氣, 肢節疼痛, 四肢少力, 頭痛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1丸, 食後、臨臥荊芥湯嚼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二

《聖濟總錄》卷十七: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1兩, 甘草(炙)1兩, 羌活(去蘆頭)半兩, 獨活(去蘆頭)半兩, 桔梗(去蘆頭, 炒)半兩, 芎?3分, 白芷3分。

【制法】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櫻桃的功效與作用大。

【功能主治】風頭旋, 眩暈.肩背拘急, 發熱惡寒, 膠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 食後荊芥湯嚼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七

《聖濟總錄》卷十九: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白術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澤瀉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甘草(炙,鉸)半兩,紫菀(去留)半兩,芍藥半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兩,栝樓根3分,山茱萸1分,熟幹地黃(焙)1分,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7遍去滑,焙)1分,獨活(去蘆頭)1分,山芋1分,黃耆3兩(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邪氣乘虛,或因房室發動,身體冷痹不仁,手足牽強,舉動艱難,或肌肉瞤動,引腰脊及左右偏急,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溫酒送下,日2次。未愈,更加丸數。此藥宜久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九

《聖惠》卷三十:防風丸

【處方】防風1兩(去蘆頭),酸棗仁1兩(微炒),蔓荊子半兩,檳榔半兩,晚蠶沙半兩(微炒),薏苡仁2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漢防己1兩,獨活1兩,秦艽1兩(去苗),芎?1兩,槁本1兩,牡丹1兩半,甘菊花1兩半,五加皮1兩半,熟幹地黃1兩,大麻仁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胃悶,筋脈拘攣,皮膚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日2-3次。

【注意】忌生冷、粘滑。

【摘錄】《聖惠》卷三十

《聖惠》卷十四:防風丸

【處方】防風1兩半(去蘆頭),茯神1兩半,人參1兩半(去蘆頭),天門1兩半(去心,焙),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半兩(去須),豉1合,白術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精神昏亂,煩悶,四肢沉重,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十四

《張氏醫通》卷十五:防風丸

【處方】防風(勿見火)。

【制法】上為末,醋的功效與作用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入胞門,崩漏下血,色清淡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5分,空腹蔥白湯送下。

【摘錄】《張氏醫通》卷十五

《聖濟總錄》卷一○一: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4兩,黃連(去須)4兩,生幹地黃(焙)4兩,蔓荊實9兩,柑皮(焙)1兩半,萎蕤2兩半,茯神(去木)3兩半,大黃(銼,炒)2兩,甘草(炙,銼)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白禿髮落。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防風膏”,與劑型不符,據《普濟方》改。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一

《醫心方》卷三引《范汪方》:防風丸

【處方】芎?4分,蜀椒3分,貝母3分,防風2分,當歸的功效與作用2分,白芷2分,皂莢1分,術2分。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風病。

【用法用量】食前頓服1丸。服藥13日,風當出去,當有熱處,隨以水洗之。

【注意】禁食生魚、豬肉、生菜的功效與作用。

【摘錄】《醫心方》卷三引《范汪方》

《得效》卷十一:防風丸

【處方】天麻1兩,防風1兩,人參1兩,全蠍(去毒)7個,僵蠶(炒斷絲)5錢,粉草5錢,朱砂3錢半,雄黃3錢半,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半錢。

【制法】上煉蜜為丸,如小指頭大。

【功能主治】慢驚不省,手足微動,眼上視,昏睡。

【用法用量】用人參湯化服1丸,不拘時候。冬瓜仁湯尤妙。

【摘錄】《得效》卷十一

《聖濟總錄》卷一六七: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半兩,鐘乳粉半兩,牛黃(研)半兩,白術半兩,熟幹地黃(焙)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解顱,腦縫開不合。

【用法用量】每服2丸,溫水化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六七

《局方》卷一:防風丸

【別名】天麻丸

【處方】防風(洗)2兩,川芎2兩,天麻(去苗,酒浸1宿)2兩,甘草(炙)2兩,朱砂(研為衣)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兩作10丸,以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一切風,及痰熱上攻,頭痛噁心,項背拘急,目眩旋運,心怔煩悶,手足無力,骨節疼痹,言語謇澀,口眼瞤動,神思恍惚,痰涎壅滯,昏憒健忘,虛煩少睡。

【用法用量】天麻丸(《普濟方》卷一○五)。

【摘錄】《局方》卷一

食後荊芥湯嚼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七

《聖濟總錄》卷十九: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白術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澤瀉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甘草(炙,鉸)半兩,紫菀(去留)半兩,芍藥半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兩,栝樓根3分,山茱萸1分,熟幹地黃(焙)1分,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7遍去滑,焙)1分,獨活(去蘆頭)1分,山芋1分,黃耆3兩(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邪氣乘虛,或因房室發動,身體冷痹不仁,手足牽強,舉動艱難,或肌肉瞤動,引腰脊及左右偏急,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溫酒送下,日2次。未愈,更加丸數。此藥宜久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九

《聖惠》卷三十:防風丸

【處方】防風1兩(去蘆頭),酸棗仁1兩(微炒),蔓荊子半兩,檳榔半兩,晚蠶沙半兩(微炒),薏苡仁2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漢防己1兩,獨活1兩,秦艽1兩(去苗),芎?1兩,槁本1兩,牡丹1兩半,甘菊花1兩半,五加皮1兩半,熟幹地黃1兩,大麻仁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胃悶,筋脈拘攣,皮膚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日2-3次。

【注意】忌生冷、粘滑。

【摘錄】《聖惠》卷三十

《聖惠》卷十四:防風丸

【處方】防風1兩半(去蘆頭),茯神1兩半,人參1兩半(去蘆頭),天門1兩半(去心,焙),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半兩(去須),豉1合,白術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精神昏亂,煩悶,四肢沉重,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十四

《張氏醫通》卷十五:防風丸

【處方】防風(勿見火)。

【制法】上為末,醋的功效與作用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入胞門,崩漏下血,色清淡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5分,空腹蔥白湯送下。

【摘錄】《張氏醫通》卷十五

《聖濟總錄》卷一○一: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4兩,黃連(去須)4兩,生幹地黃(焙)4兩,蔓荊實9兩,柑皮(焙)1兩半,萎蕤2兩半,茯神(去木)3兩半,大黃(銼,炒)2兩,甘草(炙,銼)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白禿髮落。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防風膏”,與劑型不符,據《普濟方》改。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一

《醫心方》卷三引《范汪方》:防風丸

【處方】芎?4分,蜀椒3分,貝母3分,防風2分,當歸的功效與作用2分,白芷2分,皂莢1分,術2分。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風病。

【用法用量】食前頓服1丸。服藥13日,風當出去,當有熱處,隨以水洗之。

【注意】禁食生魚、豬肉、生菜的功效與作用。

【摘錄】《醫心方》卷三引《范汪方》

《得效》卷十一:防風丸

【處方】天麻1兩,防風1兩,人參1兩,全蠍(去毒)7個,僵蠶(炒斷絲)5錢,粉草5錢,朱砂3錢半,雄黃3錢半,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半錢。

【制法】上煉蜜為丸,如小指頭大。

【功能主治】慢驚不省,手足微動,眼上視,昏睡。

【用法用量】用人參湯化服1丸,不拘時候。冬瓜仁湯尤妙。

【摘錄】《得效》卷十一

《聖濟總錄》卷一六七:防風丸

【處方】防風(去叉)半兩,鐘乳粉半兩,牛黃(研)半兩,白術半兩,熟幹地黃(焙)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解顱,腦縫開不合。

【用法用量】每服2丸,溫水化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六七

《局方》卷一:防風丸

【別名】天麻丸

【處方】防風(洗)2兩,川芎2兩,天麻(去苗,酒浸1宿)2兩,甘草(炙)2兩,朱砂(研為衣)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兩作10丸,以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一切風,及痰熱上攻,頭痛噁心,項背拘急,目眩旋運,心怔煩悶,手足無力,骨節疼痹,言語謇澀,口眼瞤動,神思恍惚,痰涎壅滯,昏憒健忘,虛煩少睡。

【用法用量】天麻丸(《普濟方》卷一○五)。

【摘錄】《局方》卷一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