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驟:
01 古代分一期治療, 現代分二期治療 哮喘在古代雖然分為哮和喘兩種病名, 但都是針對喘息症狀發作時來說的, 也只是在發作的時候進行治療。 現代中醫有了發展, 把哮喘分成發作期和緩解期兩個時期, 在治療上發作期以祛邪為主, 緩解期則扶正固本。 王教授則把哮喘分為三個時期治療, 即發作期、緩解期和穩定期。 穩定期是患兒喘息緩解以後, 沒有臨床症狀的時期。 多出了一個穩定期意義重大, 小兒發作緩解以後繼續治療, 培元固本, 爭取“去根”, 力爭不再發作, 最起碼減少發作次數。
02 重藥輕防 在些家長片面地追求使用藥物來控制哮喘的發作, 而對哮喘發作的預防方面重視不夠。 患兒發病時急急火火地治療, 不喘之後認為好了, 就不再管了, 平常吃飯穿衣也不加以注意。 王教授提出防治並重的原則, 並且在哮喘的預防方面有獨到的方法, 他主張採用趣味遊戲的辦法比如做呼吸操、游泳、在水中遊戲等候來增強小兒體質, 提高小兒的免疫力, 預防哮喘的發作。
03 過分強調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醫治療哮喘的特色療法。 哮喘多在氣候寒冷的秋冬季節發作, 在炎熱的夏季則較為少見。
04 有病有根無苗 一般中醫認為哮喘發作即為病, 其病因為根, 苗為何物呢?這其中涉及到哮喘的診斷, 西醫診斷哮喘要有比較嚴格的年齡和發作次數的限制, 許多有喘息症狀的小兒達不到哮喘的診斷標準, 被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或是毛細支氣管炎。 特別是毛細支氣管炎, 是小嬰兒特有的疾病, 獨立於哮喘之外, 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病例會發展為小兒哮喘。
05 重症狀輕體質 西醫治療哮喘有一套十分規範的治療方法, 按照哮喘的發病程度分級分階段治療, 這是對的, 但這種治療方法卻忽視了每一個患兒具有不同體質的問題。 王教授更注重個體化治療, 根據不同患兒的體質強弱, 體形胖瘦用藥。 辨病和辨證相結合, 既注重共性, 也不忽視個性。
06 不分年齡, 統一治療 西醫一旦診斷為哮喘, 治療原則統一, 中醫也只是根據患兒的體質辨證為熱、寒、痰等證用藥。 王教授則把具有“喘息”表現的患兒分為三個年齡段進行治療。 嬰兒哮喘, 類同西醫上的毛細支氣管炎,
07 哮喘不用治, 長大就好 現代醫學的理論, 有一部分哮喘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大, 免疫力的增強, 哮喘發作次數減少, 症狀減輕, 甚至痊癒, 國外一些醫療機構做的較大規模的調查結果的確是這樣。 但是哮喘反復發作, 勢必會對呼吸系統造成損害, 也對小兒的生長發育起到一定的影響。 即使是症狀輕的患兒未經治療而自愈, 等到這部分患兒年老以後如何還未可知。
08 治治看, 沒有完整的治療計畫 哮喘發作期的治療是一個短期的過程, 但哮喘的治療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不論是西醫治療還是中醫治療都是如此。 這裡還是要談到穩定期的治療, 對於哮喘的治癒十分關鍵。 但有些家長沒有耐心, 哮喘發作緩解以後就不正規服藥了, 認為孩子不是好好的嗎, 吃藥幹什麼, 也有些是因為迫於經濟原因不能長期治療, 這都會對患兒的預後大有害處, 長此以往, 這部分患兒發生肺源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性很大, 對患兒以後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裡呼籲哮喘患兒的家長不要把眼光聚焦在發作期的治療上,而要著眼於哮喘的整體、長期治療上,爭取患兒早日康復。
這裡呼籲哮喘患兒的家長不要把眼光聚焦在發作期的治療上,而要著眼於哮喘的整體、長期治療上,爭取患兒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