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裂孔(Macular hole, 縮寫為 MH)是指黃斑部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的全層組織缺損, 屬眼科疾病。 其發病率為0.6-0.7%。 常見於老年人、眼外傷、高度近視等。 黃斑裂孔可因外傷、變性、長期CME、高度近視、玻璃體牽拉等引起。 在老年人相對健康的眼, 無其他病因發生的黃斑裂孔, 稱為特發性黃斑裂孔。 常發生於60-80歲。
常見併發症的護理
1、高眼壓的觀察護理 高眼壓為最常見的術後併發症之一。 氣體填充眼後, 氣體膨脹, 壓迫眼球致房角變窄, 房水回流不暢, 致使眼壓升高, 或體位不當, 氣體頂壓晶狀體使昌狀體、虹膜隔前移致瞳孔阻滯使眼壓升高。
2、消化道不適觀察護理 因俯臥位可使腹部受壓, 加之活動量減少, 消化道功能減弱。 患者可出現胃部脹痛不適, 食欲減退, 嚴重者可出現噁心嘔吐致水電解失衡。 護士應注意觀察患者全身情況, 遵醫囑給予胃複安等藥物緩解胃部不適, 並鼓勵患者少量多餐, 有利於恢復體力, 增強機體抵抗力。
3、循環系統疾病觀察護理 俯臥位可壓迫胸、腹部, 對呼吸、心跳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 有心肺疾病、冠心病及年齡較大者可誘發冠心病發作、腦梗、血壓升高、呼吸困難等。 因此, 須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4、光感消失觀察護理 亦是眼內填充氣體後較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因注入的膨脹氣體可致眼內壓增高, 壓迫視網膜使其缺氧、缺血及中央動脈阻塞。 亦可能為術中牽拉或頂壓眼球等原因造成視神經或視網膜出現暫時性血循環障礙所致。 故經常詢問患者有否光感, 定期檢查視力以便及時瞭解眼部病情變化和發展十分必要, 若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師, 立即緊急處理, 行前穿刺放氣降低眼壓, 給予吸氧及血管擴張藥物等治療。
5、眼內感染觀察護理 術後密切觀察傷口情況, 有否紅腫疼痛、敷料是否清潔乾燥等異常情況。 眼部換藥、點眼藥及檢查時嚴格操作規程,
6、顏面水腫觀察護理 因長時間取俯臥位, 使頭面部受壓加之重力的作用, 可致顏面部血循環障礙, 而出現眼瞼水腫及球結膜充血腫脹。 通常經解除俯臥位後, 症狀可自行緩解。 為改善舒適度及減輕症狀, 可給予額部及下頦墊於軟枕, 以使面部懸空, 避免受壓, 並定時改變頭低位臥位姿勢。
7、再次視網膜脫離觀察護理 加強安全防範措施, 防止眼球碰撞及震動頭部致玻璃體擺動出現再次網脫。 眼部治療檢查及護理時動作要輕柔, 勿壓迫眼球。 囑其不要用力擠眼、揉眼及用力咳嗽、打噴嚏等, 以防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