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男科>正文

如何治療隱睾呢

睾丸為何會“搬遷”

有一部分男人, 因為結婚後不生育, 在接受必要的檢查時, 偶然發現自己的睾丸沒有在它們應該在(陰囊內)的崗位上, 而是在“肚子”裡安了家, 醫學上稱之為隱睾症。

據調查, 隱睾占早產兒的9.2%~30%, 足月產男嬰的3.4%~5.8%, 但在1歲時僅占0.66%。 由此可見, 隱睾的發生率與早產密切相關, 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可逐漸降低, 出生後仍然可以繼續下降, 但是1歲後繼續下降的機會明顯減少。 隱睾者的睾丸處於相對高溫環境, 十分不利於睾丸的發育和青春期後的精子生成, 可以造成睾丸的明顯萎縮, 阻礙精子的發生,

給患者的生殖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還具有較高的癌變機會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造成睾丸“有家難回”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 但相關因素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主要原因包括母體懷孕期間的內分泌障礙讓睾丸難以獲得自然下降的“指令”, 睾丸、睾丸系膜、睾丸引帶及精索發育缺陷, 以及睾丸在下降過程中遭遇到的各種“攔路虎”, 例如睾丸系膜粘連、腹股溝狹窄、皮下環過緊等。

隱睾可以讓男人絕後

無論是何種原因造成的隱睾, 均可以因為“肚子”裡的較高溫度而影響了精子工廠的精子製造過程, 出現少精子或無精子, 從而影響了他們成年後的生育能力。

要想判斷隱睾患者是否還有生育能力, 首先要區分是否是雙側隱睾還是單側隱睾以及隱睾的位置。

一般來說, 多數(60%~70%)的單側隱睾患者的另外一側已經下降的睾丸功能往往是正常的, 並可能在功能上起部分代償作用(一個睾丸“負擔”起兩個睾丸的重任), 因而可以產生精子, 甚至可能自然生育。 但是, 一側隱睾的患者, 對側的睾丸未必都正常, 有人發現單側隱睾者中大約一半人的精子是正常的, 而另外一半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精子異常, 甚至嚴重者可以無精子。

隱睾的位置也十分重要, 越是隱睾位置深(睾丸位置較高)的患者, 恢復生育的機會越小;而睾丸位置較低的(腹股溝內)隱睾患者, 睾丸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生精功能, 生育機會較大。

比較準確判斷隱睾患者的生育能力的方法是進行直接的精液分析,

來看看精液內是否有精子、有多少精子以及精子的功能狀態。

儘早讓“漂泊”的睾丸“回家”

人們常常有這種感想:在哪裡也不如在家裡, 而睾丸理想的“家”是在陰囊內。 寄居在“別人”的領地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睾丸自己也會覺得非常難過與痛苦, 還可能會因此而患上“要命”的(惡性腫瘤)疾病, 需要有一個果決的手段把睾丸“接”回到自己的寄居地, 讓睾丸“回家”, 而且要儘快。

嬰幼兒及兒童青少年時期處在睾丸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 如果處理不當, 可能對其成年後的生育功能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

隱睾是可以早期得到有效處理的, 並因此可以防止其成年後的性和生育能力的損害, 關鍵是要搶時間,

務必要儘早完成治療過程。 所以, 男嬰出生時, 父母一定要關心一下孩子的睾丸位置, 檢查一下睾丸是否在陰囊內。

由於雙側隱睾在12個月內仍然有自然下降的可能, 所以可以耐心等待;12個月後睾丸仍未下降者, 就應該尋求專科醫生的説明, 系統的應用內分泌治療1~2個月, 部分患兒可獲得睾丸下降;治療效果不滿意的患兒應該在2歲以內行雙側睾丸牽引固定術, 通過手術來解決隱睾問題, 只要手術能夠成功, 就有恢復生育的希望;單側隱睾往往合併局部解剖異常, 內分泌治療有效率較低, 必要時可以直接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時機的選擇十分重要, 2歲以後的隱睾患者的睾丸開始出現不可逆性損傷。 以往治療該類患者在8歲或4歲時進行手術,

但許多患者生育功能已經受到損害;而青春期後的手術治療, 對於恢復生育功能幾無作用, 所以2歲以內進行手術治療是可取的, 儘早讓“出走”的睾丸回到自己的崗位上, 回到正常的工作環境中。

隱睾的治療還可以救命

讓“迷途”的睾丸儘早“回家”不僅是出於對日後生育問題的考慮, 隱睾還有發生疝氣、損傷、癌變、扭轉的機會, 對男性精神心理影響也值得關注。 隱睾發生癌變的時間多在20歲以後, 比正常睾丸癌變的機會大20~48倍, 而高位隱睾更容易癌變, 即使是在成年後將隱睾“放”在陰囊內也不能完全防止以後的癌變, 但將起置入陰囊後便於管理, 可以隨時發現異常改變而獲得及時治療。

因此, 即使是已經喪失了生育能力或者已經生育子女的成年隱睾男性, 也應該儘早解決隱睾問題。在手術十分困難(難以將睾丸牽拉到陰囊內)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將隱睾摘除。

也應該儘早解決隱睾問題。在手術十分困難(難以將睾丸牽拉到陰囊內)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將隱睾摘除。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